加缪的意义(阿尔贝183加缪)书评

加缪的意义(阿尔贝183加缪)书评

ID:31217354

大小:62.8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7

加缪的意义(阿尔贝183加缪)书评_第1页
加缪的意义(阿尔贝183加缪)书评_第2页
加缪的意义(阿尔贝183加缪)书评_第3页
加缪的意义(阿尔贝183加缪)书评_第4页
加缪的意义(阿尔贝183加缪)书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缪的意义(阿尔贝183加缪)书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缪的意义邙可尔贝183加缪)书评加缪的意义关于《阿尔贝■加缪:一个生命的要素》赵松“就在他撞到树上的那一刻,他仍然在探索自我与追问自我,我不相信在那光明的一瞬间他找到了答案。”1961年初,也就是加缪车祸去世一年后,福克纳在纪念短文中意味深长地写道。“我不相信答案能被找到。我相信它们只能被寻找,被永恒地寻求,而且总是由具有人类荒谬性的某个脆弱的成员来寻求。这样的成员从来就不会很多,但至少总有一个存在于某处,而这样的人有一个也就够了。”加缪跟福克纳,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作家。对于终生执著于构建自己的小说王国的福克纳来说,文学高于一切,尽管他对加缪的人生追求和不幸早逝深为同

2、情,但显然也委婉也暗示,作家在如此深度介入社会现实的过程中不断追问自我,其实在很程度是在做无用功。当然,他也明白,即便是在汽车撞树的那一瞬间,加缪也是不会为自己所做过的一切而后悔的,作为生长于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一个“黑脚”,作为法兰西文化的受益者,他从开始写作时起就已然“置身于阳光与苦难之间”了,而他所做的一切,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对社会的介入,都源自他对人的深切关注。他永远都无法像福克纳那样只是冷眼旁观现实世界,更不会认为文学高过一切,他不怕失败。当然,福克纳也完全能理解加缪的“失败”,“像一切艺术家那样,他不由自主地把生命抛掷在探索自我和让自己回答只有上帝能解答

3、的问题上。”大家都清楚,哪怕只是凭借一部《局外人》,加缪也足成不朽,而不需要用等身著作为自己建造神圣的殿堂。195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是颁给《局外人》和《鼠疫》的,也是向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勇气表达敬意的。战后的欧洲当然需要反思与审判,但更需要宽容与和解。可是加缪曾经的挚友和推崇者萨特并不这么认为。在当时的萨特看来,世界大战的悲剧是资本主义社会反动本质所导致的必然后果,社会主义苏联才代表着人类的希望与未来。尽管萨特高度赞扬加缪“比我们中许多人(包括我自己)更深入、更全面地”经历了这个时代,是“个人、行动、作品令人钦佩的结合”,但是,当加缪的《反抗者》发表后,这对好朋友还

4、是立即就变成了彼此最强大的对手,进行了法国知识界最著名也最为激烈的论战,并就此分道扬熊。作为苏联的坚定支持者,当时萨特认为,为了人类的未来,即使动用暴力、甚至集中营,也合情合理。而加缪则毫不妥协地认为,现代世界布满了“自由旗帜下的奴役营,以慈善或对超人的崇拜之名大肆屠杀”,并强调,“任何属于集中营的,哪怕是社会主义,都必须称之为集中营。在某种意义上,我永远不会再那么客气。”美国学者罗伯特■泽拉塔斯基的这部《加缪:一个生命的要素》的最重要部分,即是关于加缪与萨特的这场论战的,并称之为“法国悲剧”。他敏锐地引入了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亚》和《阿伽门农》作为分

5、析他们思想根源的参照,尤其是将萨特与阿伽门农归为同类,认为他“带着骇人的凶猛投身到阶级斗争当中”,“他背叛了和加缪的友谊,把加缪归类为反共产主义的鼠辈。”在这里,作者的态度和立场是明确的,“一个缺失了先验指导的生命,一个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的生命,一个知道清楚地表述问题的重要性的生命,是一个对那些诱使自己盲目信从某个解决途径的危险保持警惕的生命。我们必须过我们自己的生活,并最终意识不对劲我们的语言和我们的局限。”因为在他写这部书的时候,已然身处二十一世纪,时间与历史进程早已验证了加缪当年那倍受讥讽和批判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怀疑反抗精神的正确性。泽拉塔斯基写这部书的目的并

6、非只是为了还原瞰目或是为加缪写本更好的传记,而是为了提醒们重新识J醪的意义:“直到I960年去世之前,他始终在和某些特定的观念作斗争,并和他的读者分享这场斗争。”尤其是在今天的意义:“如果存在某种学者和非学者共同拥有的信念,那就是在我们的知识生活和伦理生活里,加缪仍然是一个不或缺的伙伴。极少有作家像他一样,作为一个为他自己的生命、也为我们的生命写作的人,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此他没有面面俱到地去写加缪的整个人生,而是只截取了加缪生命中四个关键时段里不同身份和一以贯之的立场:1939年作为记者,1945年作为审判者,1952年作为论战者,1956年作为沉默者。正像张念在这

7、本书的导读里所谁的那样,作者“非常加缪式地、非常存在主义地跟随着事件的展开,痴这些至今还在纠缠人们的问题:种族主义、洲庇仪主权难民以及精神流亡者。暴力能终止吗?道德力量和啟断孰轻孰重?成为好人还是成为正确的人?立场是圈腐蚀剂吗?”值得注意的是,张念在导读的耀,着重强调了“战后一代知识分子比今天的人们更清慧识1®'真相”',而且更重要的是,“无论何种立场,萨特也好,加缪也好,他们令人尊敬之处在于把自己交给了火焰……”。这也正是加缪所强调的:反抗者在谀到世界的荒谬性之后,并没有倒向虚无主义,而是勇敢地采取行动。而这又恰恰是今天的知识分子所普遍缺少的品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