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i修辞_设计

高考语文(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i修辞_设计

ID:31230782

大小:51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高考语文(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i修辞_设计_第1页
高考语文(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i修辞_设计_第2页
高考语文(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i修辞_设计_第3页
高考语文(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i修辞_设计_第4页
高考语文(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i修辞_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i修辞_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ɡāi),深受人们喜爱。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__甲__(题写/题签)的楹(yínɡ)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__乙__(蕴涵/内涵)与品味。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__丙__(吟咏/涵泳

2、)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秋稔(rěn)冬祥     意蕴B.楹(yínɡ)联齿颊留香C.言简意赅(ɡāi)撰写D.镌(jùn)刻锒锒上口1.D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镌(juān)刻;“锒锒上口”应为“朗朗上口”。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万户杨柳依依B.千家喜气洋洋C.春回爆竹声声D.春来微风缕缕2.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仿写及文学和文化常识的了解及应用。对联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词义相对或相

3、近、平仄协调(仄起平收)。“万户”“千家”与“冬尽”词性、构词方式都不同,排除A、B两项;“缕”属于“仄”声字,用于下联收尾,不符合“仄起平收”的原则,排除D项。C项“春回爆竹声声”体现“过年”的特点,内容与文意吻合,词性、结构、平仄也合适。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题写   内涵   吟咏B.题签   内涵   涵泳C.题写   蕴涵   涵泳D.题签   蕴涵   吟咏3.A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其中,“题写”即书写(标题、匾额等),“题签”原指题写书签,现也指题写书名;“内涵”是名词,指语言、作品等包含的内容,或人的内在涵养

4、,而“蕴涵”是动词,意为“包含”,此处应指“对联的内容”,用“内涵”合适;“吟咏”指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涵泳”指深入领会,属于思考过程,此处后面有“朗朗上口”,所以用“吟咏”。4.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4.D [解析]写对联也是一种传统文学创作,所以本题考查对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对联字数不受限制,排除A项;对联不仅有喜联,也有挽联,排除C项;对联讲求平仄相谐,往往仄起平收,音韵协调即可,不要求押韵,故B项并不正确。对联虽不一定要与书法艺术结合,但“常常与

5、书法艺术相结合”还是讲得通的。7.[2014·北京卷]“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月”的意象相关。完成①~③题。①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下列不具有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  )A.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D.皓魄当空宝镜开,云间仙籁寂无声。②“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烟笼寒水月笼沙B.明月楼高休独倚C.一夜飞度镜湖月D.夜吟应觉月光寒③《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联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病

6、西施”,她所吟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此才女是(2分)(  )A.史湘云B.林黛玉C.薛宝钗D.妙玉7.①B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的能力。“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未涉及“月亮”。②A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秦时明月汉时关”采用了互文的手法,“烟笼寒水月笼沙”也一样,其他三项均未使用这一手法。③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涉及名著的具体内容,比过去的死记硬背多了一点推断与趣味。题中诗句是《红楼梦》第76回中黛玉与湘云联诗时黛玉之语,湘云出句为“寒塘渡鹤影”,黛玉对曰“冷月葬花魂”。而且从题干中“多病西施”“人生

7、的写照”等词语也可将答案确定为林黛玉,因为黛玉体弱多病。在高中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就有描写。2.[2014·江苏卷]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2.A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首先排除D项,“蝉曳”是主谓结构,与“墙头”明显不对仗;其次排除B项,题干例句中“雨细”是主谓结构,与“无语”明显不对仗;C项“带雨来”没有A项“聚落花”与“垂纤草”对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