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朵奇葩

“微”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朵奇葩

ID:31277746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微”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朵奇葩_第1页
“微”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朵奇葩_第2页
“微”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朵奇葩_第3页
“微”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朵奇葩_第4页
资源描述:

《“微”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朵奇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朵奇葩  当前,微博、微信、微电影,那真是风靡一时,结合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不是在封闭的有限的环境中进行的,它应该是在一个开放的、多维的时空中实施。于是,我在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刮起一股“微”风。风虽然很小,但只要教师用心,学生用手,动脑。教、学、做合一,相信能卷起课堂教学的波澜。  一、“微广告”:我的地盘我做主  “注意”是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的指出:“注意是心灵的窗户,只有打开这扇天窗,才能让智慧的阳光洒满心田。”对于小学生而言,注意力更是尤为重要,

2、它像知识宝库的钥匙,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在生活和学习中,儿童的天真与探索未知世界的想法使他们很难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时常会被周围的一些动态的事物或声音所吸引。如果学生学习时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也就不能很好的感知教材。同一科目,面对同样一张熟悉的面孔,孩子有时真有点“审美疲劳”,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喜欢看的电视剧,有时情节太慢,插播一则广告,未尝不是调一调胃口的好方法,基于上面的启示,我有时会适时的在自己的课堂中插播几条“微广告”,把孩子的注意力往我跟前靠一靠。记得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11课《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篇课文时,我就插播了“微广

3、告”。4  (“微广告”:白衣天使,她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但小孩子最怕这些天使,由此我讲到了自己孩子小时候,由于经常生病,经常进医院打吊针。后来已不再惧怕那些白衣天使,还会甜甜地叫阿姨。)  这则小广告,贴近孩子的生活,迅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兴趣,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最害怕所谓的白衣天使啦,在我印象中,她们就是‘魔鬼'。”另一个孩子立即反驳:“你见过这么可爱的‘魔鬼'吗?”他们的争论引起孩子们的哄堂大笑。这样,注意力还游离在教室外的孩子会马上收回来。当然,随意的发表想法只会让课堂越走越偏,这时教师的引导很重要,一定要不脱离教材

4、的主线,指导学生“说得更好”,它的一个重要的状态便是孩子的情感体验达成,让孩子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角色的转换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利用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每一个话题,适时插播一则微广告,抓住学生的心,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更为鲜活的动力资源,而且在系统的语言中,更方便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互相的评价、比较、学习。  二、“微电影”:你的故事我体验  如今,“微电影”已经成为各大媒体进行品牌推广与活动营销的拳头产品。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夺注意力资源,各大媒体公司费尽心思,重磅出击,纷纷与商家联手,推

5、出精心策划的系列“微电影”,旨在有意制造话题与事件。  “微电影”已经搭上了“特快号”4,呈风靡之势。我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搭上了“特快号”。当然,我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夺我们班那些小“微民”的注意力资源。提高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说教为体验。  (案例一:四年级下册练习3《三国演义》片段中写得非常精彩的一段――“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这是一段枯燥的文言文,四年级的孩子读起来似懂非懂,能读通顺实属不易,能把关公的神勇气概读出来更没几个人。好,那我这个“微民”就紧跟社会潮流,使教学手段从“书本+黑板”向“媒体化、多样化”转变,让语文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趣!由我们班级这些草根“

6、明星”参与,分组以后由小组长再分工,具体策划并具体制作,争取人人有岗位,人人有事做。现在,孩子们家基本都有数码相机,拍摄工作也由学生自己操作。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根据剧情及拍摄进度,安排播放,集体欣赏。在班级中涌现出一批批“小明星”,当然,也涌现出一批批“追星族”。他们相互合作,相互欣赏。“微民”们在这样的合作,欣赏中学习交流,岂不是一大乐趣?)  这是固定题材下的拍摄,我们还取材于身边的事例,将教学活动放到生活的大背景之中,将教学的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使学生不但学会了怎样去学习,更体验了生活,陶冶了情操,感受到了生活和语文之间那种无处不在的联系,懂得“生活

7、处处有语文”的道理。学生在这情景之中,激情满怀,尽情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语文与生活就在学生的学习中融为一体了。这样与生活的“对话”,让语文教学有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也让孩子有了更多属于自己展翅翱翔的天空,不再局限于小小教室和三尺讲台。这就验证了这样一句现代语文教学理念: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来源于语文。4  (案例二:练习3中的一个口语交际:学会安慰。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不顺心的事。哪些情况需要我们去安慰,该怎样安慰。由于改“说教”为“体验”,取材于身边的事例,并由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自观,教育的效果更能触及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