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导入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导入的方法

ID:31312166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导入的方法_第1页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导入的方法_第2页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导入的方法_第3页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导入的方法_第4页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导入的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导入的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导入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摇课堂?摇有效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43-02  一节成功的课堂是由精彩的课堂导入拉开帷幕,好的课堂导入就如磁石,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将学生分散的思维聚拢起来。经过二十多年的语文课堂实践,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特点选好课堂导入的方法,就会提高课堂效率。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下几种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直奔主题导入法  直奔主题导入法,即一开始上课就板书课题导入课文,这既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又能使学生从始而终有一个非常明确的

2、学习目标,从而使整堂课有条不紊地开展。如在执教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时,由于这是一篇主题鲜明,人物特点突出的课文,上课伊始,笔者就在黑板上写好课题告诉学生:“这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十二岁时立下的伟大志向。为什么一个几乎和我们同龄的孩子能够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5短短几句话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地想知道和他们同龄时的少年周恩来有如此非凡抱负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抱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他们纷纷打开书,主动到书本中寻找答案。  二、故事引入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3、并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笔者结合所授课文的内容及特点,用猜谜语或讲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视野,又寓教于乐,成功导入课文。如在执教北师版语文第九册《鸟儿的侦察报告》一文时,笔者是这样设计课堂导入的: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一只小鸟》的故事吗?有一只羽毛还未丰满的小鸟,每天和爸爸妈妈过着快乐的生活。它喜欢飞上枝头放声歌唱,吸引树下的孩子。可是没过多久,这只小鸟再也不能歌唱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学生猜测:“小鸟受伤了”“这里的居住环境不适宜它”。笔者随即以故事结尾与一组图片揭示环境污染造成了小鸟悲惨的命运,这同时与文本主题接轨,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三

4、、情境导入法  一堂课中,好的导入既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又可以为所讲授的课文定下情感基调,渲染课堂气氛,学生的情感也会在导入过程中得到交流和升华。如执教人教版语文第八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时,上课伊始笔者就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现在都生活在鸟语花香、阳光明媚、无忧无虑之中,然而,你可曾知道在地球的另一端还发生着这样的一幕?”笔者随机出示由战争造成的惨状相关的图片资料,当学生对战争义愤填膺时,笔者接着说:“5是战争,是万恶的战争,它使无数母亲失去孩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亲。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感受、一起倾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此时,学生已走进课文所描

5、绘的情境之中,对理解课文的主旨有了一定的帮助。  四、音乐导入法  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恰当地运用音乐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就会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营造的特殊氛围中,调动其情感。如在执教人教课标版语文第十一册《月光曲》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在贝多芬《月光曲》的音乐旋律中走进课文。在优美的旋律中,那宁静的大海、皓洁的月光、轻纱似的微云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此时,笔者富有感情地讲述了贝多芬的事迹,让学生领悟贝多芬遇到知音时的激动和对盲姑娘兄妹俩的同情,以及对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的愤恨。可见,借助音乐吸引学生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氛围中,能够使学生奠定感情基调,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述的内容。 

6、 五、新旧知识衔接法  教学中的导入设计是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授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旧知自然地过渡到新知中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要学习的知识,使教授新课取得更好的效果。如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课文《出塞》,这首古诗让学生认识旧时封建统治下残酷的兵役制度,体会人们水深火热的生活及作者渴望平息战事,思念家乡的感情。教学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明月千里寄相思。古代出门在外的游子常常借明月来抒发自己的满腔愁绪与浓浓的思乡之情,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还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5学生回忆并背诵了《静夜思》《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笔者紧接着问:“那么,常年戍边的战士呢,他们是否想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乡?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出塞》”。这样的课堂导入,既交代了新课内容,又引起学生对旧知的巩固,从而使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课堂的教学之中。  六、介绍导入法  利用对景点或事物的介绍的方式导入新课,适用于游记或参观访问之类的文章。如笔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假设自己是一名导游把学生带入写景课文情境之中,从而掌握课文的内容。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七册课文《颐和园》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