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语文版

ID:31315276

大小:11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8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语文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语文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语文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语文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语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六单元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分数,9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篁竹(huáng)     俶尔(chù)     幽邃(suì)佁然不动(yǐ) B.藻荇(xìng)     清冽(liè)     浅鬣(liè)     脱笼之鹄(hú)C.堕事(huī)    浃背(jiá)     挂罥(juàn)呷浪之鳞(xiā)D.丧乱(s

2、āng)    塘坳(ào)     炽盛(chì)     羌管悠悠(qiāng)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班长发表的无稽之谈有情有理,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B.道路泥泞,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淖中,我们只好安步当车,一步步走到这个座落在深山老林中的小村。C.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D.虽然小孩子人微言轻,但一些家长却往往当成圣旨一样看待。3.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俶尔远逝(忽然)         四时俱备(四季)B.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水

3、尤清冽(特别)C.冻风时作(兴起)           古来共谈(共同,一起)D.隶而从者(随从)           夕日欲颓(坠落)4.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示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A.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B.余之游将自此始C.而城居者未之知也D.何陋之有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为暴涨携之去/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B.冻风时作/于时冰皮始解C.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       D.但少闲人如吾两

4、人耳/但微颔之6.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示例: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A.沉鳞竞跃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C.若脱笼之鹄               D.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

5、匣也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他与韩愈、欧阳修等人被并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B.《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不仅表达了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和自解自慰的排遣,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C.范仲淹和苏轼都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渔家傲”和“浣溪沙”分别是他们词作的题目。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层层铺垫、烘托,展现了诗人穷困愁苦的情形,进而推己及人,发出忧国忧民的慨叹。8.默写填空。(5分)(1)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2)陆游的

6、《游山西村》中常用来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经过一番努力,又有了新出路的诗句是“                       ,                       ”。(3)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出诗人急切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不惜为之献身的诗句是“                          ,                           ”。9.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三国演义》以魏、蜀、吴三国的兴衰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7、B.《西游记》生动叙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历尽艰险曲折,最后胜利到达西天的奇妙故事。C.在《红楼梦》的大观园中,林黛玉的居所是怡红院。D.《水浒传》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描写了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10.班里正举行“古诗漫谈”的口语交际活动,同学们畅所欲言,群情激昂。有的从语言生动形象的角度进行欣赏,有的从古诗富有哲理的角度进行欣赏,有的从诗歌的意境、感情的表达等谈对古诗的理解、体会,有的从古诗的吟咏、平仄押韵等谈自己学习古诗的感受。请你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设计一段结束语。(不超过60个字)(4

8、分)二、阅读与理解(42分)(—)(12分)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