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暗娼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观察(最后修改稿)

部分暗娼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观察(最后修改稿)

ID:31320608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8

部分暗娼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观察(最后修改稿)_第1页
部分暗娼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观察(最后修改稿)_第2页
部分暗娼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观察(最后修改稿)_第3页
部分暗娼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观察(最后修改稿)_第4页
部分暗娼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观察(最后修改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分暗娼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观察(最后修改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部分暗娼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观察(最后修改稿)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艾滋病的危机已经远远超过二十年前的预测。根据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2012年1-10月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8802例;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92191例,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383285例。当前我国艾滋病疫情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经性途径已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今年1-10月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经性途径传播所占比例为84.9%(去年同期为77.9%),二是中国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1][2]。娱乐场所的暗娼人群是艾

2、滋病病毒传播的重要人群之一,经性接触传播HIV将可能成为我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我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发现暗娼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从1996年的0.02%上升到2004年的1.0%。因此,在暗娼人群中开展防治性病、艾滋病的宣传和干预工作,是延缓HIV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关键。国内外的研究和经验证明,对暗娼人群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能有效降低HIV感染率。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从浦东新区浦兴和沪东2个社区的高危场所中各抽取100名暗娼,暗娼经过知情同意后做为研究对象,干预前分析两组对象人口学特征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1.2方法本课题为应用性研究。在浦东新区抽取2个社区内高危场所作为研究

3、对象,一组最为一般干预组,仅发放安全套和宣传折页;另一组作为强化干预组,发动社区工作人员对其辖区的暗娼实施为期半年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干预形式包括发放宣传资料、小礼品、发放安全套和润滑剂、摆放流动展板、播放录像、专题讲座和现场咨询、开展同伴教育和个别深入访谈等。然后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评价分析干预效果。1.3统计分析调查资料采用Epidata3.1中文版建立数据库、双重录入和检错,采用EXCEL.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2结果2.1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描述两组调查对象中年龄最小16岁,最大49岁,平均年龄33.58±8.1岁;学历主要为初中以下,占全部调查对象的86%

4、;调查对象中有72%是已婚妇女,未婚的占20%;近一半调查对象在本地工作一年以上;91%的调查对象工作在低档场所,对比两组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较一致,具有可比性。详细特征描述见表lo2.2调查对象艾滋病核心知识掌握情况询问调查对象以下8道艾滋病相关知识题目,分析一般干预组和强化干预组干预后艾滋病知晓率的差异,两组中答对率最低的是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这个问题,一般组和强化组在这一问题上的答对率分别为64%和97%,强化干预组知晓率明显高于一般干预组;知晓率总答对率一般干预组为92.38%,强化干预组为99%,高于一般干预组,具体各项指标情况见表2O2.4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比较对两组

5、人群干预后安全套使用情况对比分析,一般干预组有64%的人群在最近一次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强化干预组有86%的人群在最近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强化干预组在最近一次性行为中的安全套使用率高于一般干预组。而最近一个月每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一般干预组有45%的对象每次性行为都用安全套,强化干预组有58%的调查对象每次性行为都用安全套,略高于一般干预组,两组人群最近一个月每次性行为都用安全套的方面差异不明显。具体见表4O3讨论现今中国艾滋病流行的特点之一,是经性传播途径逐渐取代血液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暗娼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3]。浦东新区暗娼的高危行为干预工作主要是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

6、心为主体,通过开展健康宣教、安全套发放、咨询讲座、同伴教育以及动员参与自愿咨询检测等方式进行。开展本次研究是通过抽样对浦东新区两个社区的暗娼人群进行不同形式的干预工作,然后通过对比分析两种干预方法取得的效果,探讨高危场所干预的有效方法。本次调查发现浦东新区"三小场所”的暗娼年龄为30岁左右,以外来人口为主,学历主要集中在初中以下,提示浦东新区“三小场所”的暗娼学历较低,接受知识能力较差,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将给下一步艾滋病防治工作带来挑战和困难。在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方面,本次调查发现两社区“三小场所”暗娼干预后对比艾滋病核心知识方面8道题的知晓率总答对率一般干预组为92.38%,强

7、化干预组为99%,高于一般干预组,两组知晓率都较高。结果表明我区暗娼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良好,强化干预的效果明显高于一般干预组。两组中答对率最低的是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这个问题,一般组和强化组在这一问题上的答对率分别为64%和97%,强化干预组知晓率明显高于一般干预组,说明在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方面需要强化干预,一般人群都知晓艾滋病经血液途径传播,而蚊虫叮咬会携带血液传播给下一个被叮咬者,因此会产生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的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