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8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16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8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16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

ID:31325836

大小:63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8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8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16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8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16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8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16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8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16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8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16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8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16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8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限时训练人民版(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归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

2、统统归公了。”材料中提到的两次土地所有制的变革相同之处是(  )A.都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B.都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C.都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都使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A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两次土地制度的变革指的是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是将土地私有制变为土地公有制,都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故A项正确;两次土地变革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两次改革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错误;土地改革将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3、,性质仍然是私有制,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故D项错误。]2.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发展经济改善民生C.建立工业化的基础D.平衡发展国民经济C [“一五”计划并不完全等于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可知,民生的内容只占一小部分,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工业建设占58.2%”可知,“一五”

4、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国民经济比例发展不平衡,故D项错误。]3.三大改造后,陈云指出:“节制资本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副作用。特别是1953年以后,对工业实行统购包销,商业自上而下派货,农产品独家收购,市场管理很严格,带来了消极因素。主要是产品品种减少,质量下降。这种消极因素过去就有,现在应该取消。”依据材料可知(  )A.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机已成熟B.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全面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

5、、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D.社会主义改造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D [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机还不成熟,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自由市场的作用,当时还未建立市场经济,故B项错误;“市场管理很严格,带来了消极因素”,材料提

6、出全面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消极因素,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社会主义改造后确立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消极因素,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故D项正确。]4.(2017·佛山质检)1955年3月,内务部、公安部联合下发通知,规定农民的迁徙已经不是自由的迁徙而是需要审批,能否迁徙取决于政府。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这反映了(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要求B.“大跃进”时期工业化建设的要求C.构建经济体制的时代要求D.社会主义制度

7、基本建立的要求C [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是在农村,时间是1958年,且与户籍制度的变革关系较小,故A项错误;“大跃进”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城市需要大量劳动力,应该是鼓励农村人口迁入城市而不是限制,故B项错误;由于我国模仿苏联要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必然要求把各种要素纳入国家的计划体制中来,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户籍制度关系较小,故D项错误。]5.(2017·大庆模拟)下表是中国国民收入(1952-1956)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统计资料所反映的1956年国家主体经济成分是(  )时间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公私合营

8、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1952年19.1%1.5%0.7%71.8%6.9%1956年32.2%53.4%7.3%7.1%接近0%A.资本主义工商业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新民主主义经济D.社会主义公有制D [从表中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在1956年已经接近0%,故A、B两项错误;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