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海派文化.上海历史文化浅析

认识海派文化.上海历史文化浅析

ID:31331500

大小:68.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08

认识海派文化.上海历史文化浅析_第1页
认识海派文化.上海历史文化浅析_第2页
认识海派文化.上海历史文化浅析_第3页
认识海派文化.上海历史文化浅析_第4页
认识海派文化.上海历史文化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识海派文化.上海历史文化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整理认识海派文化上海历史文化浅谈"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近代上海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可谓是一奇迹。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有了文化就有了生命,海派文化就是上海勃勃生气和活力的源泉。  追溯上海的文明渊源,可以发现在上古时期其文明已有相当水平。据考古资料表明,上海文化的滥觞时期始于据今5900-4900年的"崧泽"文化。崧泽文化属于新石器时期母系氏族社会过渡的阶段。在崧泽文化的古遗址中,发现了捕渔的网坠,织网用的靴形器、捻线的陶纺轮以及狩猎用的剑簇、石刀、骨锥、牙刀等与渔猎有关的遗物

2、,上古时期上海的物质文明程度据此可以略窥一斑。  1843年开埠以前·上海文化从属于中国古代的江南文化,而渊源于长江流域江浙的古吴越文化。吴越文化是一种水文化,水是流动型的,而非静态型的,海派文化传承了吴越文化的亲水性特征,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动态文化;其次,海派文化还继承了吴越文化的敏感和细腻,对异质文化体现出一种宽容的姿态,善于接受新鲜文化因子,形成海派文化多元性的特点;另外,大量自南而来的浙江人和自北而来的江苏人,构成上海主要的"移民"群。江浙人是古代吴越人的后裔,吴越文化大胆开放的冒险性格及雄健恢宏的拓边精神,构成了"海派"文化的开创性特征。海派

3、画家任伯年的商业画、刘海粟率先使用人休模特、开创机关布景等等,俱是"敢为天下先"的行为。开埠后,西方文明又于此首先登陆华夏大地,上海由一个小镇迅速蜕变为全国的商业经济重心,中西大汇融的"海派"文化随之渐趋形成。  "海派"一词,是20世纪20茸代北京一些作家的创造,用于批判上海某些文人和某种文风,海派的对立面是京派,海派和京派象征着申国两种风格迎异的文化。京派是传统的正宗,海派则是叛逆的标新立异、中西结合的产物,充满浓郁的商业色彩和民间色彩。上海的曹聚仁先生对之有一个生动点评:"京派如大家闺秀,海派则如摩登女郎。"  上海文化在外来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

4、之间,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呈现出开放的姿态,敢于打破成规,锐意革新,广采博纳,"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成为"海派"文化的精髓,并体现于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学习参考资料分享WORD格式整理   清末民初,上海文学界由一批文人自发组成了"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有:包天笑、程小青、张恨水、陈蝶仙、范烟桥、秦瘦鸥等,大多擅长写爱情故事:才子佳人"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荫花下,像一对蝴蝶,一双鸳鸯一样"(鲁迅语)。该派作家持"游戏的消遣的金钱主义的观念",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不世之勋,一游戏之事也;万国来朝,一游戏之场也:号称霸王,一游戏之局也"。文学就

5、是供人们消遣休闲的,他们以"做出一本快活杂志来,给大家快活快活。忘却那许多不快活的事……"为创作理念,祝愿人人"皆大快活,秒秒快活,分分快活,刻刻快活,时时快活,日日快活,月月快活,年年快活,永远快活"(周瘦鹃:《<快活>祝词》)。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和秦瘦鸥的《秋海棠》,注意细腻的人物刻画,感染力较强,受到读者的欢迎,生发了较大的影响。其后,广为流行的还有海派作家张爱玲的小说,如《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多少恨》、《小艾》等文学性兼通俗性的作品。  绘画上形成开辟新画风的"海上画派"。  清末画坛,画家们大多咀嚼古人的陈山剩水

6、,呈现出衰微败落的景象。而海上画派的画家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人,纵笔驰骋,一扫庸腐柔糜之习,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赵之谦的绘画取材极为广泛,笔墨恣意奔逸,用色绚丽灿烂,但艳而不俗,在浓妆艳裹里呈现出他的艺术特色。任伯年不为陈法羁绊,敢于革新,其花鸟画"笔无常法,别出新机",技法娴熟,灵活多变。吴昌硕在赵、任基础上,把花鸟画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进一步弘扬海派画风。在艺术教育方面,上海也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1912年,由年仅17岁的艺术教育家刘海粟创办私立美术学校一一上海图画美术院,该校又屡屡打破陈旧的世俗偏见,如1914年的"人体模特"风波、

7、"男女同校"、"招收青楼女士张玉良"等。1919年,吴梦非、丰子皑、刘质平等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其影响也很大,自此全国掀起了创办艺术学校的高潮。商业性的绘画--月份牌美人图更是风靡一时,成为上海时鬃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  电影从欧美传入中国后,首先在上海站稳了脚跟。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的第一次电影放映。1913年,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诞生于上海,该片由张石川、郑正秋组成的新民公司拍摄。描写的是在封建婚姻制度下,一对素昧平生的少男少女被强迫配成夫妻的故事。在当时电影尚被当作赚钱和消遣的学习参

8、考资料分享WORD格式整理"玩艺"的时代,如此严肃的题材是极其可贵的。后来的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拍摄了数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