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复习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复习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

ID:31332080

大小: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8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复习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复习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复习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复习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复习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复习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复习练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2016·汉中质检)“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反映出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C )A.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世俗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2、[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得知,既掌握神权,又掌握行政权,明显表现出神权和行政权相结合的特点,故选C项。材料中的“卜、巫、史”等都是官名,没有体现血缘关系,也没有体现宗族,因此A、D两项均错误。题干不是地方制度,排除B项。2.(2017·韶关调研)历史转型是个非常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20世纪90年代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C )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3、   B.皇权和神权相结合C.家国同构    D.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互动[解析] 材料中的“封建”阶段并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夏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夏商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政权与血缘纽带关系密切结合,家国同构;“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始于西汉武帝时期,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A项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典型特征,始于秦朝;“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是“帝制”阶段的特点,典型事例有秦朝“焚书坑儒”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D项错误。故选C项。3.(2016·四川凉山州三诊)王国维曾说:“古人非不知官天下之名美于家天下,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

4、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敝将不可胜穷,而民将无时或息也。故衡利而取重,掣害而取轻,而定为立子立嫡之法,以利天下后世。”这说明( C )A.任人唯亲不如任人唯贤    B.宗法制易导致政局动荡C.立嫡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D.宗法制强调嫡长子继承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5、“实施精准扶贫”[解析] 题干中“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的意思是虽然任人唯贤比任人唯亲好,但后世并没有,是因为这样会导致社会争斗激烈,说明任人唯贤也存在弊端,故A项错误;题干中“故衡利而取重,掣害而取轻,而定为立子立嫡之法,以利天下后世”意思是制定立嫡制度对社会有利,而宗法制的核心便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宗法制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故B项错误;题干中“故衡利而取重,掣害而取轻,而定为立子立嫡之法,以利天下后世”意思是制定立嫡制度对社会有利,故C项正确;题干中王国维强调的是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理由,并非单纯强调嫡长

6、子继承,故D项错误。4.(2016·漳州质检)商鞅在变法中,注重从树立法律权威、规范国家制度和制定刑罚体系三个维度塑造秦国体制。这表明秦国( B )A.确立依法治国理念    B.建立统一政治实体C.树立天下一统观念    D.致力完善法律体系[解析] 商鞅变法是以法治国,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原则,与封建专制制度不符,故A项错误;从“注重从树立法律权威、规范国家制度和制定刑罚体系三个维度塑造秦国体制”,可知商鞅通过三个维度加强对国家的控制,建立统一的政权,故B项正确;商鞅采取的是政治措施,而不是树立思想观念,故C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完善法律体系只是商鞅改革措

7、施的一个方面,故D项错误。5.(2017·郴州质监)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表明先秦时期( D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等级政治走向消亡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宗法礼制逐渐崩溃[解析] 战国时期服饰多元仅仅是种现象,服饰由“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到多元化,背后显示的是宗法等级的崩溃,故A项错误;材料中衣冠服饰的变化并不是等级政治走向消亡的反映,根据所学知识等级政治也没有走向消亡,故B项错误;材料与思想领域百家争鸣无关,故C项错

8、误;材料显示的是宗法礼乐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走向崩溃,故D项正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