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ID:31333632

大小:56.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学冃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2•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渗透数学“符号化”思想,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3•结合具体学习内容,体验确定位置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感受军人风采,激发学习兴趣谈话导入:老师从小特别崇拜军人,下面老师想跟同学们一起走进军营

2、,看一看军人的风采。请看大屏幕。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明确行与列1、情境导入师:看,多么威武,多么壮观。小强班的同学特别羡慕军营生活,于是在去年的暑假里他们报名参加了军事夏令营活动。(出示课件)请看,这是小强班参加军训的一个方队,他们各个都表现的很棒,这个是小强。2、独立思考,挖掘新知现在你能告诉老师小强的位置吗?3、学生汇报、质疑、补充学生思考一段吋间交流,可能出现的说法有:预设:横着数,第2排第3个竖着数,第3排第2个从左数第3排第2个从右数第4排第2个从前数第2排第2个4、明确列与行教师引

3、导:孩子们想出了这么多表示方法,我们能不能寻找一种既简单又准确的方法来描述小强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确定位置。师板书:确定位置。师:刚才有的同学描述小强的位置时用到了“排”。同学们所说的“排”,在数学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师:在确定第几列的时候,是从观察者的角度,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是从前往后数,在图上是从下往上数。课件演示行与列。5、让学生用行与列來表示小强的位置。预设:第2行,第3列第3列,第2行教师介绍: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描述小强

4、的位置。(第3列第2行)6、个性化表示位置,学习“数对”这一概念。谈话:数学的一大特点是简练,刚才我们用一句话描述了小强的位置,能不能想一种更简洁的方法来表示呢?课件学习提示:小组合作提示:1.写一写,用你创造的方法把小强的位置写下来。2•说一说,把口己的方法说给本组的其他同学听。3•评一评,谁的方法又明白又简洁?指生黑板上板演创作岀来的表示方法。并给与肯定。师评:孩子们的方法很多,但是不能你用你的方法,他用他的方法,各人用各人的方法吧?为了大家交流的方便我们必须统一起来。我们可以用一对数来表示,数学

5、上把这一对数称为数对(板书:数对),小强现在的位置是在第3列第2行,所以可用数对(3,2)来表示。通常情况下,数对屮前面的数表示第几列,后面的数表示第几行。我们把这个数对读作“三二”。二、抽象圆点图,师:我们用一个大圆点表示•个同学,那么他们的队列就可以衣示成一幅圆点图。(课件演示:隐去人物出示圆点图,rh实物图圆点图,实现由具体到半抽象)课件演示列与行并让学生在圆点图上找出小强的位置。你能在圆点图上找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课件出示。三.抽象方格图,二次建模1、抽象方格图(课件动态呈现将点子连起来变成方

6、格图的过程,同时将点子图隐去。)师:请看大屏幕,如果我们用线把圆点连起来,就变成了一个方格图(列和行的起点一般是0)。2、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师:小强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2),你能在方格图中标出小强的位置吗?指生在人屏幕上指出来。如果小军的位置是(1,1),小丽的位置是(5,4)你还能找到小军和小丽的位置吗?在格子图中上标示出来。用数对表示小红的位置。3、课堂活动:(1)师:看來同学们都已经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了。现在我们放松一下:1、想一想,在我们教室里哪是第一行?哪是第一列?2、从同学们的角度观察,

7、怎样用数对表示你的位置?同桌互相说一说。3、默想我们班你的-个好朋友,说出表示他(她)的位置的数对,让同学们猜猜他(她)是谁?四、巩固应用智力大闯关:请你猜一猜字母墙里的秘密五、谁发明了数学?六、课堂小结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七、课后拓展1.观察思考:除了本节课所学知识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了数对?用数对可以解决半活中哪些问题?2.利用所学的方向和数对的知识绘制一张你的座位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