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1讲 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复习练案 岳麓版必修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1讲 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复习练案 岳麓版必修

ID:31344242

大小:51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8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1讲 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复习练案 岳麓版必修_第1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1讲 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复习练案 岳麓版必修_第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1讲 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复习练案 岳麓版必修_第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1讲 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复习练案 岳麓版必修_第4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1讲 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复习练案 岳麓版必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1讲 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复习练案 岳麓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11讲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复习练案岳麓版必修1一、选择题1.(2017·皖南八校)在世界上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97个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2016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宣誓台前,领誓人左手抚按宪法、右

2、手举拳,在国徽下庄严宣读誓词。中国全国人大规定这一制度体现了( B )A.人民主权     B.依法治国C.以史为鉴D.从严治党[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切入点是新中国的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材料不符合,排除。2.图一和图二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变。其共同点是( C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C.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解析]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

3、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也没有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故A、B两项都不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新中国的成立是在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以后,故D项不正确。3.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表明( B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B.社会主义制度尚未确立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的首次提出[解析]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4、,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故本题选B。4.(2016·菏泽)浙江大学陈剩勇教授指出,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国家,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建构公共协商机制,通过各方

5、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和协商的过程,达到利益表达、利益协商和利益实现,应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首选价值。材料认为( D )A.新中国民主政治逐渐与时俱进B.政治协商制度独具中国特色C.中国政府在积极推进协商民主D.政治协商制度适合中国国情[解析] 材料只提到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建构公共协商机制,并没有涉及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情况,体现不出民主政治逐渐与时俱进没有涉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国家,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建构公共协商机制,说明协商制度是我国引入的,不具中国特色,

6、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建构公共协商机制,通过各方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和协商的过程,达到利益表达、利益协商和利益实现,应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首选价值”说明协商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没有体现出政府对协商制度的推动,故C项错误,D项正确。5.(2016·豫晋冀联考)“路径依赖”指的是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新中国的制度中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A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三大外交方针提出[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根据材料“‘路径依赖’指的是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代王朝都设有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一定的管理办法,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承袭了中国古代民族事务管理制度,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题干中的“路径依赖”,故A项正确;B、D两项是新中国的外交方针,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是

8、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新制度,故排除。6.《中国大趋势》的作者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他们只能通过达成共识来实施政策,而中国一直在进行长期的战略计划、规划。这段话表明该书作者( A )A.肯定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合理性B.认可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势C.高度赞扬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