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降低中低压配网线损

如何有效降低中低压配网线损

ID:31362073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如何有效降低中低压配网线损_第1页
如何有效降低中低压配网线损_第2页
如何有效降低中低压配网线损_第3页
如何有效降低中低压配网线损_第4页
如何有效降低中低压配网线损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有效降低中低压配网线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有效降低中低压配网线损  摘要:电网运行是供电系统保证供电质量的基础,中低压电网是供电体系同电力用户直接联系的桥梁,但是中低压配网线损问题始终是困扰电力企业的一大难题。线损不仅会影响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更会对供电质量造成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中低压配网运行过程中的线损问题,通过对线损的综合评估,对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线损;中低压配网;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14文献标识码:A  线损是电网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通过一定的措施可以尽可能地降低线损的产生,因而线损成为了当前衡量电力企业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线损贯穿于电网运行的每一环节,依照导致线损的原因可

2、以将线损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大类。  电力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动力,社会的改革促进了电力行业的改革,而在社会主义市场要求下,电力企业要不断改进自身运营体制,不断降低电网运行线损,从而使得企业健康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这也是未来电力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中低压配网线损问题进行分析,着重针对线损管理现状及技术现状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1.线损的综合评估  1.1结构分析7  (1)线路的损耗:输电线路存在一定的电能损耗,包括架空线路及电缆损耗。  (2)变压器的损耗:变压器是中低压配网的主要构成,变压器绕组及

3、元件会产生一定的电能消耗。  (3)电抗器的损耗:线路电抗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损耗。  (4)高压:高压线路进行输电过程中会产生电晕损耗。  (5)介质:线路绝缘子以及线路介质都会产生电能消耗。  (6)装置:线路中的二次回路、仪表、保护装置、计量装置、补偿装置以及电阻等都是线损产生的主要部件。  1.2分类  线损贯穿于电网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并且依照线损的规律以及特质可以对其进行类别划分,主要可以总结为两类,即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  技术线损:这种线损主要是电网中的元器件在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电能,因而又被称为理论线损,依照线损特性,技术线损又可分为可变线损和固定线损两类。通过具

4、体地计算,技术线损是可以被计算出来的,因而针对此类线损,利用科学技术以及合理操作是可以有效降低的。  管理线损:此类线损是针对正常运行的电网,主要原因是管理失误导致的电能损失。目前导致管理线损出现的管理失误主要由漏抄电表、错抄电表以及电量计算错误,除此之外,终端用户窃电、电力设备安装误差等管理漏洞也是导致管理线损产生的主要因素。而这类线损的有效降损措施是完善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制度体系。  2.管理现状分析7  2.1粗放的管理形式  针对线损管理这一管理模块,当前的电力企业并没有过多地予以重视,因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线损管理始终采取粗放的管理模式。电力企业没有针对性的制度规划,也没

5、有集约式的管理体制,因此同现阶段的电力企业建设状况相比,线损管理工作无法匹配,无法有效降低线损。目前的线损管理并不是分级管理,也没有配套的考核机制,职员的技术同岗位的要求匹配与否也无法评判。线损的降低需要准确判断分析电网运行状态,但是目前的管理工作人员对于电网的运行仅能大致了解,因而只能进行粗浅的线损分析,通过对比线损和计划指标,进行简单的计算。由于管理人员对于线损专业理论认识程度不高,因而在管理工作中无法准确定位线损的产生原因,简单的定量计算以及简单的管理模式,都导致了线损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2.2不合理的配网结构  (1)目前我国中低压配网的供电线路相对较长,长距离的供电线路

6、并没有配套的管理措施,因而在长期的供电过程中老化线路容易出现故障,且无法预先或及时发现,因而导致供电质量受到影响。  (2)受到运行资金投入不足的影响,电容器的分布设置受到限制,电容器安装数量较少,因而中低压配网运行中,线路补偿不足,电容器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因而无法及时准确地判断、计算电网补偿容量。  (3)一些中低压配网线路被当做35kV变电站的备用电源,这直接影响了电网的整体运行,使得经济性受到影响。7  (4)一些老旧的配网线路改造不及时,因而线路截面较小,一旦用电负荷增大,就会存在极大的隐患,影响供电安全,同时也会使线损增加。  (5)我国用电高峰大多集中在冬季和夏季,在用电量

7、集中时变压器会超负荷运转,长期的超负荷运行状态也会导致线损的增加。  2.3监管机制存在漏洞  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基础保障,但是针对线损管理工作,电力企业并没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因而线损管理工作监管力度不足,直接导致管理懈怠。除此之外,针对线损管理工作也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无法有效地激发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正是由于不健全的监管机制无法对线损管理人员进行约束,才使得线损管理工作受到忽视。线损管理人员无法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技术措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