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ID:31363014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_第1页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_第2页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_第3页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_第4页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摘要介绍了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包括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深松旋耕、宽幅种肥同播、田间管理、联合收获、籽粒干燥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小麦节本增效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6)20-0029-01  小麦高产栽培及全程机械化配套技术就是实现小麦农艺和农机技术相配套,挖掘小麦增产因素,运用先进农业机械,达到科学用水、用种、用药、用肥,提高生产效率,最大化实现节本增效。具体技术模式:前

2、茬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机械深松旋耕灭茬→小麦分层施肥宽幅精播→田间管理→小麦联合收获→籽粒干燥。  1秸秆还田,培肥地力  前茬玉米进入适宜收获期,应选用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在收回玉米棒的同时,将玉米秸秆粉碎均匀覆盖地表,割茬高度≤100mm,秸秆还田粉碎长度≤50mm,秸秆粉碎合格率≥90%,秸秆抛撒不均匀率≤20%。秸秆粉碎后应做到抛撒均匀,无堆积和条状堆积。当前,秸秆还田已成为培肥地力的主要方式。  2机械深松,旋耕灭茬5  土壤深松是用深松机械,在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对土壤进行深松,增加土壤深度。

3、深松可打破犁底层,增加蓄水保墒能力,利于作物根系深扎。深松作业深度应因地制宜,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一般为25~40cm,可逐年适当加深,尤其黏土地,一般2~3年深松1次。土壤深松后,一般再旋耕1~2遍,使玉米秸秆和泥土充分混合,达到地表平坦,表土细碎[1]。  3宽幅种肥同播  播种机选用小麦宽幅宽苗带施肥精量播种机,一次进地完成起垄、宽苗带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多项工序,一般增产20%。其核心是扩大行距,扩大播幅,健壮个体,提高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一是选用优良品种。应选择本地高产稳产,抗倒抗病抗逆性好的品种,如济麦22

4、、济麦20、良星99、鲁原502。二是种子处理。小麦种子应选择达到国家标准(纯度99%,净度99%,芽率90%,水分13%),同时要选用多效合一的包衣种子,以预防小麦病害和虫害。三是适期足墒适量播种。当地最佳播期一般在10月5―15日。小麦要适墒播种,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要在播种前或播种后浇水折实。播种量应根据品种特性,播期和土壤肥力确定,一般高产麦田播种量90~120kg/hm2,基本苗控制在180万~225万株/hm2,中产麦田播量一般120~165kg/hm2,基本苗控制在225万~300万株/hm2,旱田或播种期较晚

5、播量为180~225kg/hm2,基本苗控制在300万~375万株/hm2。四是提高播种质量。改传统小行距(15~20cm)密集条播为等行距(22~26cm)宽幅播种,改传统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一条线为宽幅(8~10cm),种子分散式粒播。有利于种子分布均匀,无缺苗断垄,无疙瘩苗。播种深度为3~55cm,要求播量精确,下种均匀,覆土严密,播后镇压。种肥要根据配方施肥的要求,选用氮磷钾有效含量45%以上的粒状复合肥,一般施600~750kg/hm2,粒肥应施在种子正下方或侧下方3~5cm处,肥带宽度应在3cm左右。  4田间管理 

6、 4.1查苗补苗  出苗后应及时查苗,发现漏播及时浸种催芽补种。  4.2水分管理  当月平均气温稳定在5~6℃时浇越冬水,特别是秸秆还田的麦田一定要浇越冬水,确保小麦安全越冬,要及时划锄,破除板结。春季浇水时间应视苗情和墒情而定,为了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小麦产量,推广氮肥后移。一般在起身拔节期追施尿素225~375kg/hm2。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低压喷灌、微喷等节水措施[3]。  4.3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植保机械应选用背负式动力喷雾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或植保飞行器。防治锈病、白粉病可用25%百理通可湿性粉剂450g/hm

7、2喷雾。防治赤霉病、叶枯病和颖枯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25~1500g/hm2喷雾。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2250~3000mL/hm2对水1125~1500kg/hm2喷麦茎基部,间隔10~15d再喷1次。防治麦蚜虫可用2.5%敌杀死乳油150~225mL/hm2或10%吡虫啉1500~2000倍液叶面喷洒。防治粘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750~1125mL/hm2喷雾。适时进行“一喷三防”,一般在小麦挑旗孕穗期至灌浆初期,选晴天16:00后,用40%多菌灵乳剂750~1200mL/hm2,50%辛硫磷乳油75

8、0~1125mL/hm2,磷酸氮钾2.255kg/hm2,对水750kg/hm2配成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可同时防病、防虫、防干热风,间隔7~10d再喷1次[4]。  秋季小麦3叶后,大部分杂草出土,是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阔叶杂草为主的麦苗可采用5.8%麦喜乳油150mL/hm2,对禾本科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