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ID:31370139

大小:10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_第1页
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_第2页
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_第3页
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_第4页
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摘要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肥、磷肥、钾肥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但是过量施用都会导致产量下降,效益降低;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显示,水稻产量与氮肥、磷肥、钾肥的施肥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回归关系。当施肥水平为纯N210kg/hm2、P2O590kg/hm2、K2O210kg/hm2时,可获得最大产量8850kg/hm2,最高效益21917元/hm2。  关键词水稻;“3414”肥效试验;效益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3-0009-03  AbstractT

2、heresultsoftheexperimentof″3414″fertilizereffectonriceshowedthat,applyingproperamountsofN,PandKcouldincreasetheyieldofrice,butexcessiveusewouldleadtoadeclineinoutput,lowerefficiency.Theregressionequationwasestablishedandthedataoftheregressionequationwereanalyzed,itshowedtherewasasignificant

3、regressionrelationshipbetweenriceyieldandfertilizeramountofN,PandKfertilizers.Theyieldwasthehighest(8850kg/hm2)withthepureNof210kg/hm2,P2O5of90kg/hm2,K2Oof210kg/hm2,thebenefitwashighest(21917yuan/hm2).7  Keywordsrice;experimentof″3414″fertilizereffect;benefit  北流市位于广西的东南部,耕地面积3.167万hm2,其中水稻

4、种植面积2.7万hm2,水稻是北流市主栽的粮食作物。为了提高当地水稻的产量水平,掌握水稻施肥最佳配比,2014年在北流市平政镇仓田村进行了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北流市平政镇仓田村信冲组一农户家的责任田进行。试验地为水稻多年连作地,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中所含养分含量为有机质21.3g/kg、全氮1.95g/kg、速效磷21.6mg/kg、速效钾53.7mg/kg,pH值6.6。  1.2供试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Y两优1号;供试验肥料:尿素(含纯N46%),过磷酸钙(含P2O512%),氯化钾(含K2O60%)。  1.

5、3试验设计  按照“3414”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共14个处理。其中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为过量施肥水平)。试验设计的2水平为纯N210kg/hm2、P2O590kg/hm2、K2O210kg/hm2。不设重复,采取随机排列[1-3]。小区面积20m2(5m×4m),小区之间设置隔离埂并用塑料薄膜包裹,整个试验区四周设置保护行1m。具体施肥情况见表1。7  1.4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4年7月5日播种,软盘育秧,7月30日移栽。施肥方法:氮肥,基肥30%,分蘖肥40%,幼穗分化

6、肥20%,齐穗肥10%;钾肥,基肥50%,分蘖肥50%;磷肥作基肥一次性全部施入。分蘖肥于8月8日施用,穗肥于9月5日施用,齐穗肥于10月12日施用。移栽密度为13.5cm×23.5cm,每小区栽629穴,每穴栽2苗,各个处理之间选择高和宽度分别为25、30cm的田埂隔开,并用薄膜包裹,边缘深入土层18~23cm。各处理除了试验设计施肥量有所差异外,其他施肥、移栽、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均相同[4-6]。  1.5调查内容及方法  试验数据用“测土配方‘3414’试验数据分析器SG-2.3”及MicrosoftExcel对试验数据进行氮、磷、钾3个因素的分析。  2结果与分析

7、  2.1不同处理对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水稻生产上,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株高、穗长、有效穗数、穗总粒数逐渐增加,处理11的株高最大,达到117cm,处理10的穗长最长,达24.41cm,处理7的有效穗数最多,达269.17万穗/hm2,处理10的穗总粒数最多,达147.2粒;处理2的结实率最高,为91.33%,处理14最低,为83.31%;不同处理对水稻千粒重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从变异系数的变化来看,试验不同处理对水稻有效穗数的影响最大,变异系数为17.11%,对株高的影响次之,变异系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