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的危害症状与防治要点

玉米粗缩病的危害症状与防治要点

ID:31373581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玉米粗缩病的危害症状与防治要点_第1页
玉米粗缩病的危害症状与防治要点_第2页
玉米粗缩病的危害症状与防治要点_第3页
玉米粗缩病的危害症状与防治要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玉米粗缩病的危害症状与防治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玉米粗缩病的危害症状与防治要点  摘要: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属于植物呼肠弧病毒组,是一种具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球形病毒,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玉米粗缩病俗称“万年青”,该病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病毒性病害,主要由灰飞虱传播危害。带病毒的灰飞虱吸食玉米后,病毒就传播到玉米植株内。病毒在玉米植株内发生繁殖,繁殖一定数量后植株开始表现症状。一旦发生,无法治疗,导致产量损失严重。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发生防治  1.发病症状  1.1整株形态描述

2、。病株叶片宽短,厚硬僵直,叶色浓绿,顶部叶片簇生,生长受到抑制,节间粗肿缩短,严重矮化。轻病株雄穗发育不良、散粉少,雌穗短、花丝少、结实少;重病株雄穗不能抽出或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无花粉,雌穗畸形不实或籽粒很少。  1.2叶背、叶鞘等部位比较。病株的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不平感。  1.3心叶比较。玉米粗缩病发病初期,在心叶基部的中脉两侧出现透明的虚线斑点,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叶片。  2.为害症状4  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5至6片叶即可显

3、症,开始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及整个叶片。病苗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而厚,心叶不能正常展开,病株生长迟缓、矮化叶片背部叶脉上产生蜡白色隆起条纹,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感植株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节间粗短,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有明显的粗糙感。至9至10叶期,病株矮化现象更为明显,上部节间短缩粗肿,顶部叶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一半,多数不能抽穗结实,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没有花粉。果穗畸型,花丝极少,植株严重矮化,雄穗退

4、化,雌穗畸形,严重时不能结实。  3.发病规律  玉米粗缩病是由带毒灰飞虱传毒引发的病害,病原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粗缩病,但以出苗至六叶期?v可见叶9~10片?w植株最易感病,且获毒叶龄越小,发病越严重、损失越大。拔节后感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小、有10片可见叶后,玉米即使感染了病毒,一般也不发病。若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种子及土壤中残留寄生病源,田间湿度大,温度在20~35℃,灰飞虱虫口密度大时,病情将加重,且有传染蔓延趋势。  4.防治措施  在玉米粗缩病的防治上,要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

5、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针,其核心是控制毒源、减少虫源、避开危害。  4.1加强田间管理4结合定苗,拔除田间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粗缩病侵染源。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生长,缩短感病期,减少传毒机会,并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玉米粗缩病病毒主要在禾本科杂草和灰飞虱体内越冬。因此,要做好清除田边、地边和沟渠杂草为害,同时要减少灰飞虱虫口基数。  4.2要根据本地条件,选用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同时要注意合理布局,避免单一抗源品种的大面积种植。  4.3清除杂草路边、田间杂草不仅是来年农田杂草的种源基地,而且

6、是玉米粗缩病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越冬越夏寄主。对麦田残存的杂草,可先人工锄草后再喷药,除草效果可达95%左右。选择土壤处理的优点是苗期玉米不与杂草共生,降低灰飞虱的活动空间,不利于灰飞虱的传毒。  4.4加强监测和预报在病害常发地区有重点地定点、定期田间杂草和玉米的粗缩病病株率和严重度,同时调查灰飞虱发生密度和带毒率。对玉米粗缩病发生趋势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指导防治。  5.化学防治  5.1喷药杀虫。玉米苗期出现粗缩病的地块,要及时拔除病株,并根据灰飞虱虫情预测情况及时用25%扑虱灵50克/亩,在玉米5叶期左

7、右,每隔5天喷一次,连喷2~3次,同时用40%病毒A500倍液或5.5%植病灵800倍液喷洒防治病毒病。对于个别苗前应用土壤处理除草剂效果差的地块,可在玉米行间定行喷灭生性除草剂20%克无踪,每亩550毫升,对水30公斤,要注意不要喷到玉米植株上,克芜踪对杂草具有速杀性,喷药后52小时杂草能全部枯死,可减少灰飞虱的活动空间,田边地头可喷45%农达水剂,但在玉米行间尽量不用,以免对玉米造成药害。4  5.2药剂拌种。用内吸杀虫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和拌种,可以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粗缩病的传播。播种时,采用种量2

8、%的种衣剂拌种,可有效的防止灰飞虱的危害,同时有利于培养壮苗,提高玉米抗病力。播种后选用芽前土壤处理剂如40%乙莠水胶悬剂,50%杜阿合剂等,每亩550~575毫升/亩,对水30公斤进行土壤封密处理。  (作者单位:151700黑龙江省明水县种子管理站)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