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文献综述

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文献综述

ID:31373709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文献综述_第1页
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文献综述_第2页
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文献综述_第3页
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文献综述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实践证明,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对近年来现代学徒制的研究进行梳理,从现代学徒制内涵、几种典型模式及国内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153(2016)04-0008-03  一、引言  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旋律,企业转型与技术升级将导致社会对新型专业技

2、能人才的大量需求。研究发现,现代学徒制对职业教育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也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中取得一些进展,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并启动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因此,学习国外现代学徒制的先进经验和了解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现状,对于我国职业教育有着非同寻常的深远意义。  二、关于现代学徒制内涵研究  现代学徒制兼具“现代”与“学徒制”4两重属性。关于学徒制的定义,国内外学者

3、的看法较为一致,即学徒制是一种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知识或技能传授方式。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现代学徒制还没有形成统一和明确的定义。Ryan将现代学徒制定义为一种结合职业教育和工作技能需求导向的培训项目,该项目中,学校和企业的培训都必须接受国家法律及专门机构的管理,并符合行业统一的培训标准。国内学者对“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研究也比较广泛,关晶在回顾现代学徒制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二战以后出现的、以德国双元制为典型,适应经济与社会的现代性要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国家制度为保障的学徒制形态”[2]。王幸

4、平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现代学徒制定义为,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并联合培养行业所需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3]。  三、国外现代学徒制研究  近年来,对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公认最具代表性的几种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包括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以及日本的产学合作。  (一)几种典型现代学徒制研究  1.关于德国双元制的研究4  魏晓峰等在分析德国双元制成功原因的基础之上,总结其双元互补、重视发挥企业作用,以市场为导向灵活设置课程等特点,进而从课程设置

5、、校企合作、法律保障和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启示[4]。姜大源研读了大量的德文一手资料,从思想内容、主要特点、运行机制、发展趋势及客观评价等方面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进行了再现,帮助读者了解双元制的真实面貌[5]。赵学瑶等分析了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发展成效,面临的困难及应对措施,并从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议。  2.关于英国现代学徒制的研究  佘松涛等分析了英国现代学徒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从体系结构、管理结构、法

6、律框架与具体实施几个方面加以详细阐述[6]。王喜雪从政策层面入手,对比分析了英国现代学徒制与我国工学结合两种不同的实践模式,为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提升寻找突破口[7]。李?S等用数据呈现了英国现代学徒制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并从政策角度入手,深入分析了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原因,为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欧阳忠明等运用“权利-利益”理论模型,在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2012年发布的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证实了合作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项目具有较高的利益诉求和权力支撑,因此,在现代学徒制发展过程中,应明确合作企业的

7、地位并给予相关的利益保障。  3.关于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研究  杨黎明详细阐述了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指出其在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的整合、辍学率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8]。郭晓丽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资格认证及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对澳大利亚新学徒制进行剖析。关晶从开展情况、制度框架、开展模式、教学安排与实施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模式,并总结其主要特点,以期对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供借鉴[9]。  4.关于日本产学合作的研究4  刘家磊研究了日本产学合作模式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机制,并用数据

8、说明产学合作成效,日本和我国同样是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模式,因此,日本产学合作的成功对我国推进产学合作和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0]。时临云等从体制、政策等方面对日本产学研合作展开研究。宋姝婷等从人才开发的角度入手,研究了日本产学合作人才开发机制,探讨其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借鉴与启示[11]。  (二)不同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  马铮从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法律保障、实施与运行等方面分析了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