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

试析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

ID:31377323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试析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_第1页
试析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_第2页
试析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_第3页
试析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_第4页
试析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相应的对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压力,迫切的需要提高粮食产量。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农作物之一,如何能够提高小麦产量始终是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所探讨的重点问题,小麦的品种、整地质量、土壤肥力以及施肥管理等众多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小麦产量。故此,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就需要应用更为高产的栽培技术,做好小麦的栽培管理,提升小麦产量。由此,本文主要就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展开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客观阐述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淮北地区

2、小麦产量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8-0205-015  小麦作为淮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成为我国小麦主要粮食产地,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40%。从发展角度来看,水稻已经成为单产高产水平,并且不断有高效高产水稻品种涌现;玉米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已经进入中高产行列,呈现良好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受到生产条件和轮作制度的等诸多因素影响,所以不能成为未来我国粮食总产量提升幅度最大的粮食作物。而小麦单产刚刚达到中产水平,所以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都有较大的发展

3、潜力,具有十分突出的增产优势。由此看来,加强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播种前的管理技术  1.1选择优质高产小麦品种  小麦品种选择中,应该更加倾向于品质好、分蘖强、抗倒伏和抗病强的小麦品种,具备更突出的光和能力和抗衰老优势特点。当前我国淮北地区广泛种植的小麦品种为烟农19、新麦18号以及皖麦38等品种,这些品种在实际种植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1]。  1.2深耕整地,提高土壤肥力  一般情况下,为了提高小麦产量,应该采用深耕作业方式,如果是采用旋耕的方式,应该保持

4、深翻耕,防止大量生土出现;秸秆可以直接还田处理,作为农作物生长的养料,清除破碎的秸秆,确保耕层深浅一致,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地面平整、浇水均匀,还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影响。  1.3做好播种前种子处理  首先应该确定播种时间,淮北地区小麦耕种面积较广,经过大量的耕种经验可以了解到,淮北中北部地区适合种植弱冬性品种,在每年的9月下旬―10月中旬;半冬性品种和春性品种则适宜每年的10月20日―31日。淮北背部和南部则是照比淮北中北部耕种时间推迟和提前三至五天,弱冬性品种适合在10月上旬播种,而半冬性和春性品种则适宜在每年的10月下旬―11月上旬期

5、间播种[2]。  1.4确定播种密度  淮北地区适宜种植半冬性品种,一般情况下在每年的10月上旬播种最为适宜,对于成穗率较高的品种,播种密度大概在90万―5180万个/h?O,成穗率较低的品种则是在195万~255万个/亩。播种时借助专用的播种机械设备作业,保持播种的深浅度在4cm以内,保证出苗率。  1.5科学施肥  播种后,为了保证小麦生长的养分供给,应科学合理施肥,提升土壤肥力,配合秸秆还田带来的养分,促使小麦更快生长。一般情况下,667?O施土杂肥2000―3000kg。  2加强小麦生长期的管理  2.1旺长麦田管理  旺长麦田管理

6、可以分为播期偏早的麦田,这类麦田生长速度较快,植株较高,抗寒性较低,很容易受到春寒影响小麦生长。第二种则是播期适宜的麦田,此类麦田播量较大,植株密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很容易造成植株缺少足够的阳光照射,出现倒伏生长的问题。对于返青期的小麦而言,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适度镇压,主要是为了控制小麦可能出现过多分蘖的问题,尤其是在早春季节,气温偏高,可以有效抑制小麦的过快生长,避免小麦过早进入拔节期[3]。一般情况下,镇压工作适宜在无霜时进行,这样是为了防治损伤麦苗;如果是盐碱地,对此类麦田不需要实行镇压,防止土壤出现板结现象,影响到土壤的通气,不利于

7、小麦生长。  2.2壮苗麦田的管理5  春季采用镇压措施,可以有效消除板结现象出现,弥补裂缝,提高土壤肥力和通气能力,易于吸收水分,减少水分蒸发,为麦苗生长提供更为适宜的生存空间。拔节期追肥浇水,这样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控制麦苗分蘖过大现象,延长生育后期光合高值持续时间,有助于提高麦苗的根系活力,更为茁壮成长,提高小麦产量。  3小麦病虫害防治  小麦病虫害防治可以采用化学手段,在小麦生育期喷洒农药,提高小麦产量的同时,降低病虫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基于此,选择优良的小麦品种,广泛应用多效唑改善植株矮化问题,可以有效促使小麦生长,提高小麦抗病、抗

8、虫害能力,提高小麦产量。尤其是在氮肥施用量偏低的情况下,多施用多效唑能够有效提升小麦蛋白质含量,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小麦主要出现的病虫害为白粉病、纹枯病、黑穗病、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