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沉淀池在污水厂提标中的设计与应用评价

高效沉淀池在污水厂提标中的设计与应用评价

ID:31379804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高效沉淀池在污水厂提标中的设计与应用评价_第1页
高效沉淀池在污水厂提标中的设计与应用评价_第2页
高效沉淀池在污水厂提标中的设计与应用评价_第3页
高效沉淀池在污水厂提标中的设计与应用评价_第4页
高效沉淀池在污水厂提标中的设计与应用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效沉淀池在污水厂提标中的设计与应用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效沉淀池在污水厂提标中的设计与应用评价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效沉淀池的工艺构造、特点,通过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部分高效沉淀池的工艺设计案例介绍,对北方和南方地区多个高效沉淀池工艺从运行效果、药耗情况、运行相关问题等进行对比和总结,对设计进行了研究,为运行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效沉淀池;污水处理厂;提标设计;应用评价;深度处理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703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0-0093-02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

2、.30.045  为进一步改善水环境、防止水域发生富营养化,国家环保部明确要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式、半封闭水域时,应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的A标准。原执行低标准的污水处理厂面临提标改造,在深度处理技术单元选择上,主要有混凝沉淀、过滤、膜处理等深度处理技术,实现污染物深度去除的主要功能也不尽相同。对于大多城市污水厂来说,由于雨污合流的排水体制等原因,大部分城市污水厂影响一级A达标的主要因素集中在SS、TP、有机

3、物等方面。对此在深度处理单元技术的选择上,综合考虑处理的稳定性、投资和运行经济性等因素,一般选择混凝沉淀或过滤,或2种组合的工艺。由于污水厂用地限制,改造难度大,为此,一种占地面积小、表面负荷高、处理效率高的新技术――7高效沉淀池,在国内污水处理提标改造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和发展。  1高效沉淀池介绍  高效沉淀池(Densadeg)是以体外污泥回流循环为主要特征的一项水质沉淀澄清新技术,因其具有絮凝效果好、沉降分离快、表面负荷高、出水水质好、排泥浓度高等特点,在国内给水净化处理和污水深度处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  1.1工艺构造  高效沉淀池是“混合凝聚,絮凝反应、沉淀分离、污泥浓缩”四个单元的综合体。它是在传统的斜管式混凝沉淀池的基础上,增加了污泥回流系统,充分利用加速混合原理、接触絮凝原理和浅池沉淀原理,把机械混合凝聚、机械强化接触絮凝、斜管沉淀分离、污泥浓缩四个过程进行优化组合,从而获得常规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  1.2性能特点  (1)抗冲击负荷较强,对进水浊度波动不敏感,对低温低浊度原水的适应能力强;(2)絮凝能力强,絮体沉淀速度快,出水水质稳定,这主要得益于絮凝剂、助凝剂、活性污泥同流的联合应

5、用以及合理的机械混凝手段;(3)占地面积小。因为其上升流速高,沉淀效率是普通沉淀池的8~10倍,且为一体化构筑物布置紧凑,约为传统工艺的1/10;(4)水力负荷大,产水率高,水力负荷可达23m3/m2?h。因为沉淀速度快、絮凝沉淀时间短,分离区的上升流速高达6mm/s,比常规工艺高出很多;(5)药耗投加量相对较低。通过污泥内循环,可节约10%~30%的药剂投加;(6)排泥浓度高,一般可达20g/L以上,高浓度的排泥可减少水量损失。7  2工程设计案例  2.1工艺设计概况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规模为1

6、8万m3/d,总变化系数KZ=1.3。污水处理提标的主要工艺为高效沉淀池+活性砂滤池,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  2.2工艺构筑物的设计参数  高效沉淀工艺由3个功能块组成:快速混合池、絮凝反应池、接触沉淀池。  2.2.1第一功能模块:快速混合池。在快速混合池内安装一个快速搅拌器对原水与混凝剂进行快速混合搅拌。混合反应时间取值0.3~2min。搅拌速度梯度G值一般取500~1000s-1。  本工程的混合反应时间设为2.01min,通过计算混合反

7、应的速度梯度、体积循环次数等参数可取得合理的混合池尺寸、搅拌设备参数。该模块设4座构筑物,单池工艺尺寸为3.2×3.2×6.45(H)m。  2.2.2第二功能模块:絮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内独特的导流筒和絮凝搅拌机使本单元的效能更高。混合液通过絮凝反应池底部的管涵进入导流管,并在一个专门设计的涡轮搅拌器作用下引发絮凝反应,使水流在反应器内部循环流动的速率是进水速率的8~10倍,搅拌器的搅拌速度与絮凝过程相匹配。高效轴流式搅拌机采用弧形桨叶,其效率比普通推进式高30%~40%。本模块反应时间控制在10~15m

8、in,搅拌速度梯度值G一般为30~60s-1。本工程的絮凝反应时间设为12.58min,该模块设4座构筑物与混合池一一对应,单池工艺尺寸为18×18×76.45(H)m。本模块通过回流污泥(回流量1.5%~3.5%)。  2.2.3第三功能模块:接触沉淀池。沉淀区表面负荷为10~5m3/m2?h,沉淀池底板坡度为0.05~0.07、斜管的长度取1~1.5m、口径为40~80mm。本工程将接触沉淀池表面负荷定为在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