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字用法小结

“之”字用法小结

ID:31386158

大小:10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之”字用法小结_第1页
“之”字用法小结_第2页
“之”字用法小结_第3页
“之”字用法小结_第4页
资源描述:

《“之”字用法小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之”字用法小结  【摘要】为正确的判别和使用“之”字,将“之”字分成动词、助词、代词三种用法进行归纳,并结合实例分析,并把重点内容放在“作助词”的用法上。  【关键词】之动词助词代词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43-02  在中学古汉语教学中,“之”字的用法较复杂,它的判别方法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但只是介绍了它的一些用法而缺少判别的标准,仍有部分学生掌握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搜集整理了古汉语中的一些语句,分三大块总结了以下几种判别方法,以与各位同仁商

2、讨,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之”字作动词,意为“到……去”或“往”、“到”  构成这一要件的主要要素是:人名或人称代词(有时省略)+之+地名或表示地方的名词:  例句:1.(陈涉)辍耕之垄上。(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司马迁《史记?项藉列传?鸿门宴》)  分析:句1:“陈涉”(人名承前省略)+之+“垄上”地名;句2:“项伯”+之+“沛公军”表示地点的名词;另外,“之”有意为“向”。例:然后驱而之善。此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常见。4  二、作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用于主谓之间,使原来的主谓结

3、构变成一个偏正结构,作句中的主语、宾语或表示时间的短语等,有时也作复合句中的一个分句。  例句: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愚公移山》);2.师道之不存也久矣。(韩愈《师说》);3.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分析:句1作复合句中的分句,句2作整个句子的主语,句3作句中的宾语。  判断这类用法的方法是“删除法”,把这个“之”字去掉,再读几遍,你就会发现,句意前后没有任何变化,就可断定这个“之”字在句中起到这类作用。  (二)结构助词“的”,这是最常见常用的意义和用法  其结构是:名词(动词

4、、形容词)+之+名词。如:  1.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铭》)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分析:句1属于“名词+之+名词”形式,句2“动词+之+名词”形式,句3则属于“形词+之+名词”形式。  (三)起凑足音节作用。无实义,可不译  1.一般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表示时间持续的状态。如:  (1)怅恨久之(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2)顷之,烟炎张天,(《资治通鉴》)  分析:(1)句表示时间持续得较长,(2)句则表示时间持续较短。4  2.用在人名之间。无

5、实义,可不译。  例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烛之武言曰(《烛之武退秦师》)  分析:这两句中的烛之武、佚之狐都是郑国的大夫,佚、烛均为姓,狐、武为名。  (四)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可不译  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者”有时省略)的格式。这时,它的定语是“动词和以动词为中心的词组;或是形容词。  如: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6、)  分析:1句为:中心语(石)+之+以动词为中心的词组(铿然有声)作定语+者。2句为:中心语(马)+之+形容词(千里)作定语+者。3句为:中心语(爪牙、筋骨)+之+形容词(利、强)。  (五)用在动词和它的宾语之间,起提宾的作用,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以达到强调的目的,一般可不译,这里的名词是非人名的名词。如: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2.莲之爱……(周敦颐《爱莲说》);3.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分析:1句为“(句读、惑)名词+之+(不知、不解)动词;三、代词:2句为“(莲)名词+之+(爱)动词;3句为(

7、何陋)疑问词(宾语)+之+(有)动词构成。  三、作代词:分以下几种情况:4  (一)作第三人称代词,一般用在动词后作宾语,可代人、代事、代物、代处所。这时,所指代的对象大都出现在上下文中。可译为“他(它)、他(它)们”等,或将所代的对象直接译出。有时也可不译。如:  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列子?汤问?愚公移山》);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分析:1句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加点的“之”字应译为“他们”代指“移山的愚公一家”。2句中的“之”可译为“它”,代指“道理、儒家之道”。  (二

8、)指示代词:这,此。如: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三)第一人称代词:我。例:  1.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2.不知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