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带“言”,“文”“言”并举

以“文”带“言”,“文”“言”并举

ID:31390667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以“文”带“言”,“文”“言”并举_第1页
以“文”带“言”,“文”“言”并举_第2页
以“文”带“言”,“文”“言”并举_第3页
以“文”带“言”,“文”“言”并举_第4页
以“文”带“言”,“文”“言”并举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文”带“言”,“文”“言”并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文”带“言”,“文”“言”并举  文言文教学中,究竟是侧重于“文”还是侧重于“言”,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注重“文”,考试中我们难免吃亏,而把重点放在“言”上,又会在琐碎的字句学习中失去文言文的阅读美感,造成学生的学习倦怠。其实,考试模式使之然也。在考试制度不改变的情况下,这个问题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任何一个老师都没有胆量抛弃“言”的理解,而且作为文言文教学,离开了“言”空谈“文”也无疑是空中楼阁。但如果只是把眼光局限于“言”,只想给学生一种应试的手段,恐怕又违背了语文老师的责任。至于先“文”后“言”或先“言”后“文”,似乎都是不尽恰当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两者融合起来,在“言”

2、的学习中体会“文”,在“文”的理解中掌握“言”。那么,怎样融合在一起,这恐怕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恐怕也是检验一个老师对文言文教材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艺术高下的关键。    好的文言文教学,学生得到的绝不仅仅是“文”的熏陶或“言”的理解,而是这两者完美地统一在一起,水乳交融,在情感的把握中掌握知识,在知识的学习中传承文明,最终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学习文言文,而不是视为畏途。  一、诵读是沟通“文”与“言”的桥梁7  文言文语言凝练,文气贯通,适合诵读。古人读书大都使用这个方法,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就再现了那人声鼎沸的诵读情景。当然我们现在不倡

3、导这种和尚念经的读书方法,一读可以读半天,读到可以溜号儿,今天的学生毕竟与旧时代学生的学习内容、科目截然不同。但是作为语文,没有“读”的功夫就没有基本的感悟。关键看老师怎么引导学生的读。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文章义正辞严,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活动:  1.文章共五段,哪段表明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学生在浏览之后很快得出结论――最后一段。  2.读一读,看看作者的情感是怎么样的?  在学生的自我感受阅读和齐读之后,有了这样的体会,“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不赂而胜之之势”,这句意在激励。“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这句则意在警告

4、,以此警戒当时的北宋统治者。  3.怎样读出这种感情?  激励的语句应读得慢但却昂扬,而警告的含义则要通过缓慢而悲凉的语气表达出来。  当老师进行了这样的诵读指导和示范阅读之后,在师生共同的诵读体验和实践中,文意不言自明。由此便过渡到第一段的阅读,并在中心论点的解析中扩展到其他段落。老师或读或问,学生或思或答,既有方法的指导,又有情感的熏陶,更有知识的落实,整个课堂文气弥漫,意兴盎然。7  通过诵读,可以品味作者的感情,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文脉。正是在这样大量的诵读实践中,学生文言文的语感得到了培养。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舍得时间让学生读,很多的“言”的问题是在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

5、地解决的。  二、理解是因“文”悟“言”的钥匙  现代文言文的教学当然不同于古代的教学,它更需要学生边读边理解边记忆,对于一些重点的文言现象,又必须在理解全句全段甚至全篇的基础上才能有更准确的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比如《师说》第二段的教学,不妨重点抓住三组对比来展开。  1.首先找到第二段的三组对比。  古圣与今愚、爱子与于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  2.这三组对比作者用来论述什么观点呢?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作者用三组对比阐述六类人对待从师的态度,其结果是怎样的?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

6、其智乃反不能及。  4.在这样的三种结果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作者的感情是越来越激动的。  5.从哪里表现出这种激动?  “其皆出于此乎”“吾未见其明也”和“其可怪也欤”。  从这三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批判的对象从“今之众人”到“于其身也”,再到“士大夫之族”,可以说,批判的矛头所指,范围越来越小,地位却越来越高,力度也越来越强,感情当然越来越激动。7  在这过程中,看“其”字的用法,“其皆出于此乎”中的“其”表示推测,姑且是不确定。而“吾未见其明也”是明显的陈述句,表达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做法的否定。到了“其可怪也欤”中,作者是惊讶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怪现象,很明

7、显的一个反问语气。很显然,除第二个“其”是个代词,其他的两个则是副词。  在这样的阅读理解中,本段的重要内容解决了,同时还可以带动本段其他的“其”字的用法的理解,再加上对学过的《烛之武退秦师》的最后一句“吾其还也”中的“其”的婉商语气以及《伶官传序》中“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中的祈使语气的复习,“其”这个虚词作为副词的几个义项就全面了。  文言虚词是文言文的重点内容,但虚词只有在运用中才有意义,孤立地讲虚词的用法毫无意义,而在这样的对文章的理解中,虚词这个难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