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获得高分

作文如何获得高分

ID:3139096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作文如何获得高分_第1页
作文如何获得高分_第2页
作文如何获得高分_第3页
作文如何获得高分_第4页
资源描述:

《作文如何获得高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作文如何获得高分  考场作文要想获得高分,笔者认为拥有以下四种意识非常重要。  一、目标意识  复习备考只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标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白居易有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关注社会生活,思考现实人生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原则。所以,纵观历年高考作文命题,某种程度上都与社会热点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契合。2007年,漫画作文“出事了吧”,矛头直指社会热点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弊端;2008年,涉及到许多有关抗震救灾方面的热点事件;2009年,寓言型材料作文“小兔学游泳”命题指向人才培养与发展问题;2010年,漫画

2、作文《有鱼吃还捉老鼠》命题指向“啃老族”这一社会现象;2011年,“大国崛起”直击社会热点;2012年,“修船工刷漆顺手补漏”暗扣当年热点“小悦悦事件”:2013年,老切割师切割钻石的感悟,暗合当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换届这一重大社会热点:很显然,要驾驭处在改革深水区的中国这条航船,要凭过去的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2014年,山羊过独木桥的比赛,涉及规则、规矩问题,无论是守规矩还是突破规则,都暗合反腐治贪和改革创新的热点:2015年,女儿举报在高速公路上驾车打电话的老爸,更是直击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热点。那么,今年的社会热点是什么?笔者认为,“大

3、众创业,万众创新”4应该成为首选的热门话题。退一步讲,即使命题不是社会热点,但考生在构思行文时,也要尽可能选用能够体现社会热点的新鲜材料入文,为自己的作文赢得“时代气息”分。因此,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有目标性地选择素材,有重点地积累方法。  二、审题意识  面对高考作文材料,要写出能赢得高分的考场作文,考生就必须真正弄清楚命题意图,努力追求最佳立意。笔者认为,将一则材料看作一篇短文,彻底弄清楚短文的中心思想,也就找到了材料的最佳立意。我们知道一篇文章表现中心的方式,不外乎开宗明义(中心在前)、卒章显志(中心在后)、承上启下(中心在中)三种,而

4、对于一则作文材料而言,由于篇幅所限,材料的中心更多地蕴含在结尾处。如2014年作文材料最后写道“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显然,不同的人物观点代表不同的立意角度:裁判员要守“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运动员为赢比赛要破“规则”(改革创新);观众作为旁观者,可褒可贬,可赞成可反对。而最后一句,实则暗示“比赛如此,其他亦然”。再如2013年的作文材料最后是“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一个“要……更要……”的递进句式,将材料主题和盘托出。此外

5、,中心人物、中心事件、中心线索等等,也常是最佳立意所在。如2014年的运动员和裁判,2013年的老切割师(均属中心人物),2015年的女儿举报父亲在高速路上开车打电话(中心线索),2012年的修船工刷漆时顺手补漏(中心事件)。  三、基础意识4  基础等级包括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内容上,要尽最大可能做到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表达上,要尽力做到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内容就是思想,“文章大美是思想”,而语言又是思想的载体。要想“内容”达标,就必须多读,多写,读写结合,积累素材,提升素养;表达就是

6、形式,而形式又为内容服务。要想“表达”过关,就必须多写、多练:写整篇,写片段,写日记;练构思,练技巧,练书写。所有这些标准和要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长期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步实施,日积月累,以求达到目的。通常,考生在高一高二阶段要按照必修教材“表达交流”单元安排的内容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地学习。进入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则重点巩固基础层面,分点练习,各个击破,夯实基础。只要抓住了基础等级,也就抓住了作文成绩的“大头”。在此基础上,如果能突破发展等级这座“堡垒”,考场作文何愁不得高分?  四、发展意识  作文发展等级包括“深刻”“丰富”

7、“有文采~有创新”。比如“深刻”,它有三个“抓手”: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看似互不相干的三方面其实有着很大联系。写作时如果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也就必然能揭示出隐含在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因为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于事物间的必然的联系。而一旦我们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揭示了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表达这种关系的观点就必然具有启发作用。再如“丰富”,“材料丰富”说的是记叙类文章:而在议论文中则表现为“论据充实”:在叙事类文学作品如小说、戏剧、叙事诗和叙事散文中,则表现为“形象丰满”4;而在抒情性文学作品如抒情散

8、文、抒情诗中,则表现为“意境深远”。深刻、丰富如此,有文采、有创新其实亦然。要使文章有文采,可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1)词语生动,句式灵活。(2)善于运用修辞手法。(3)文句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