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的探讨

对构建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的探讨

ID:31392300

大小:10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对构建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的探讨_第1页
对构建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的探讨_第2页
对构建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的探讨_第3页
对构建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的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构建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构建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的探讨  摘要: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根据知行思交融原理,从知识、能力和反思的角度出发,提出教师专业成长评价体系应当从多个角度进行多元化评价,整合多方面的评价质量,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师的专业成长,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技工院校知行思交融原理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技工教育教学改革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不断推进中,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让教师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及专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构建促进技工院校教师成长与发

2、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十分必要。  一、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基本原理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目的不在于考核教师,而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建设一支“双师型”、研究型、学习型教师队伍。在构建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时,笔者学院借鉴了饶见维先生提出的“知行思交融”原理,该原理特别强调“知行合一”“学思并重”“行思并进”的专业发展思想。  “知”指一个教师已经具备的或刚刚形成的各种专业内涵、知识或行动架构;“行”指具体的教育行动;“思”4指教师在教育行动中获得的各种经验,例如反思、分析等高层次的认知活动。这三方面必须环环相扣

3、,互相配合,交融并进。  借助“知行思交融”原理,从知识、能力和反思三个角度出发,教师的专业成长评价体系应当从多个角度进行多元化评价,整合多方面的评价质量,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明确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不断比较、不断自我反馈、不断成长。  二、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的确定  在列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根据调研结果和教师的意见反馈,结合“知行思交融”原理,将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进行了归纳、整理,确定评价指标如下。  1.知识体系指标  (1)职业道德素质:包括遵纪守法、依法执教,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情操高尚、为人师表。  (2)基本知识与技能素

4、质:包括学业程度、外语水平、计算机等级、职业资格等级、职称等级。  (3)专业发展意愿:包括参与专业发展、教学改革和学校改革的程度,与同事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与教师合作形成教学伙伴。  2.行动体系指标  (1)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教学课时量达到平均课时量,学生评价结果好,教学效果显著。  (2)兼职情况:包括行政兼职、学术兼职。  (3)教学课程设计能力:包括根据技工教育教学对象情况、根据当前技工教育改革的方法开展一体化教学设计,能编选适用的教材。4  (4)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包括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式多样,合理有效地呈现教学内容。  3.反思体系指标 

5、 (1)教学研究成果:包括立足本专业(课程)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每年都有教研成果;改进或创新教学,与校内外人员共同研发教材,有教材出版;科研立项与结题情况;获得各种称号奖励情况;参加各种比赛及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情况;论文发表情况。  (2)教学反思与专业发展能力:包括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强化教学反思,寻求专业发展,并依据反思结果提出专业发展计划。  (3)校内外进修:包括积极参与校内外专业进修或研究活动。  三、评价方式与评价分数的确定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原则,评价方式以自评为主,他评为辅,自评占50%,教师互评占30%,领导小组评价占20%。  在评价分数方面,按

6、照知、行、思三者并重的原则,每个指标为10分,共100分,知识体系指标占30%,行动体系指标占40%,反思体系指标占30%。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建议  对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的运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重奖励,轻考核4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意在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当前技工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运用评价机制时,应重奖励、轻考核,避免将评价机制变为对教师的变相考核而降低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  2.评价过程要客观、公正  在收集和整理评价信息的过程中,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7、,尤其是在互评环节,要做到实事求是、数据可靠。  3.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反馈  依据评价结果,通过实施多方面的反馈活动,实现对教师工作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亢旭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研究[D].山西大学,2009.  [2]刘宁.新课改背景下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策略[J].科技资讯,2015(13).  [3]张扬群.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7).  (作者单位:青岛市技师学院)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