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数学练习课的集中指向

发展:数学练习课的集中指向

ID:31392964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发展:数学练习课的集中指向_第1页
发展:数学练习课的集中指向_第2页
发展:数学练习课的集中指向_第3页
发展:数学练习课的集中指向_第4页
资源描述:

《发展:数学练习课的集中指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发展:数学练习课的集中指向  【摘要】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基本途径。有效的数学练习课更应集中指向学生的发展,需要彰显生本理念,优化内容设计,重视过程指导,为不同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不同的空间。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课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40-01  一、彰显生本教育理念,正视差异,立足发展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就是说数学教学既要关注“人人”,也要关注“不同的人”

2、,既要促使全体学生数学基本质量标准的达成,也要为不同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不同的空间。  1.数学练习课教学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数学练习课教学时,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改变“见题不见人”“学生做题,教师讲题”的积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2.数学练习课教学要正视学生个体差异4  学生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习惯于形象思维,有的习惯于抽象思维,有的长于计算,有的强于证明,这本没有优劣之分,只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适应

3、性。即使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差异。另外,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和文化感受不同,也导致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练习课要改变“全班齐步走”的陋习,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答案不标准,要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教师可以设计“阶梯性”练习,开放性的问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时刻关注所有的学生是否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每位学生深度参与到合作学习、汇报交流的过程中,相互补充、修正,自主完成知识构建。  3.数学练习课教学应聚焦学生自主发展  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练

4、习,根据练习的侧重点,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在练习关键处“留白”。练习时,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自主猜想、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表达)、解决问题,教师从呵护、引领到放手、开放,使学生经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过程,从逐步“学会”到自己“会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不仅能促进数学学习过程的开放、生动和多样,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优化练习内容设计,体现层次,注重发展  1.练习设计要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4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练习,有利于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

5、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享受成功的乐趣,使学生逐渐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视角,凭借学生生活经验,设计教学流程和习题。  2.练习设计要关注问题的思维含量  练习课中,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直面困难,引发学生主动搜索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各种源,通过独立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问题本身的趣味性与挑战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的锻炼,学习力得到真正的提升。教师要把握的是,思考难度指数的设置,要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  3.练习设计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儿

6、童认知发展的规律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循渐进的。所以层次合理、形式多样的练习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设计数学练习时,要正确把握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阶梯性、多样性”的课堂练习,使学生从模仿性→再造性→创造性发展,循序渐进,逐步加深。  三、重视练习过程指导,提升思维,聚焦发展  1.从单纯“练”走向经验积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关注日益攀升。数学练习课倘若以“单纯练习”贯穿全课,那么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目标可能就难以落实,学生可能难有“生长”的机会。数学教学需要改变“单纯练习”局面,让“练习”更好地走向

7、“经验积累”4,努力使课堂从单纯解题走向经验积累。对于一些重点的练习,我们要避免就题论题,可在完成分析明理之后,引导学生适当地回顾和分析一下练习的过程和经历,思考得失,使学生的体验从感性层面逐步上升到理性层面。  2.从单纯“练”走向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行为,题型模仿,类型强化,技能操练固然在教学中需要去做,但如果这些措施离开了数学思考,也只能是无效行为。引导学生充分、有效地展开数学思考,应该是最为重要的核心教学目标。而落实这一教学目标,一方面是设置富有启发性和适度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中提升数学思考力;另一方面是充分发挥教师“学习的组

8、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