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长补短 优化教学

取长补短 优化教学

ID:31394597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取长补短 优化教学_第1页
取长补短 优化教学_第2页
取长补短 优化教学_第3页
取长补短 优化教学_第4页
取长补短 优化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取长补短 优化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取长补短优化教学  摘要:长期以来,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课程改革以后,《课程标准》取消了应用题单元以及“应用题”的专门称呼,取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关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已被广大教师认同,并尝试着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学习过程,但新教材编排体系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给一线数学教师带来了一些观念与行为上的困惑。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应用题教学;教学目标;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279-0

2、1  课程改革以后“解决问题”究竟该怎样教?下面就这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解决问题与传统的应用题有什么区别  1、教学内容安排。应用题教学内容的编排是采用独立式,教学目标中把应用题独立提出来。而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编排将应用与计算结合起来,不单独设立单元,采用分散式。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问题多样,答案不唯一。5  2、问题呈现方式。应用题是以文字形式呈现为主,形式比较单一。对学生的吸引不大,特别是低段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兴趣。而解决问题主要以纯图片、半文字半图片、纯文字呈现,信息趋于多样化和开放性。信息内容以关注日常生活的方方

3、面面,更贴近学生的现实。  3、学生培养目标。“应用题”教学以找到“解题方法”为目标。而“解决问题”教学以培养学生发现信息,并提出问题,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探索和实践来解决问题为目标。  二、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在新教材中,应用题呈现的形式和条件及问题的特点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根据已知条件解答相关问题”的本质属性并没有改变。因此,新教材解决问题教学也必须遵循传统应用题教学的基本规律。  “分析题中数量间的关系”:1、弄清题意,找出条件和问题;2、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3、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列出算式;4、解答并检验,写出答语

4、。“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思考方法”。“掌握特定问题的解题思路”,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分数应用题等。“学会借助画线段图等辅助手段来帮助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等。  新理念下的应用题教学,应该对这些优秀的传统加以继承和发扬,不应该抛弃。  三、“解决问题”究竟该怎样教  新教材解决问题教学要吸收传统的应用题教学经验,大胆创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借鉴其长处来优化自身的教学。  1、注重教学目标的研究,准确定位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新课标实施以来,为了落实“三维目标”5许多教师在确定目标时,追求面面俱到,什么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

5、、情感目标都必须考虑周全。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课,老师预设的内容太多太难,有的题连听课老师都弄不明白。当然学生在一节课中根本完成不了,可老师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把剩下的内容草草处理完。这样的现象我觉得大多就是目标没把握准确,拔高了教学目标。如果你把练习部分的内容设计少一点,处理精一点,把拓展部分的难度降低一点,不就行了吗。  2、注重课本素材的精加工,能合理地取舍,调整教学材料。现在一部分教师在使用教材上出现了一些偏差,甚至呈现出两种极端:一种是完全照搬教材,不管其中的教学材料所反映的信息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或学生的实际,只管照搬。另一种则完全脱离教材

6、,认为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就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我们应怎样办,只有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合理地取舍或调整材料,使情景更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起点。一句话也就是要用活教材。如:“植树问题”,课本中共编排了三个例题。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两端栽、两端不栽、一端栽一端不栽)一位老师执教本节时,对教材进行了重组,认为把这三种情况同时在一节课里学习,把逆向的求路程的题目放到第二课时进行处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加以比较,同时在比较中促进了理解。而且对例题的处理也有创新的一面,将例1路的长度100米缩短到只有12米,同时借助部分学生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及亲自

7、操作(用牙签当树,用泡沫板当公路)合作探讨得出植树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5  3、注重数量间关系的分析,能对解题思路作必要的梳理和提练。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近几年来,一些教师误认为解决问题的教学可以不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其实不然,如果一个学生搞不清数量关系,就不能从纷繁复杂的情境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只有学生学会了分析数量关系,遇到各种类型的问题情境才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答。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有许多好的做法值得借鉴。如老师经常会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谁能完整地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请运用“根据……可以求

8、出……;要求……需要知道……”的句式表达思路,这些话看似简单,事实上恰恰是老师梳理的提炼解题思路的拐杖,是值得我们继承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