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做“加减法” 用好《历史与社会图册》

巧做“加减法” 用好《历史与社会图册》

ID:31397555

大小:10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9

巧做“加减法” 用好《历史与社会图册》_第1页
巧做“加减法” 用好《历史与社会图册》_第2页
巧做“加减法” 用好《历史与社会图册》_第3页
巧做“加减法” 用好《历史与社会图册》_第4页
巧做“加减法” 用好《历史与社会图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巧做“加减法” 用好《历史与社会图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巧做“加减法”用好《历史与社会图册》  摘要:《历史与社会图册》是历史与社会学习的重要参辅教材,它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里面包含的地图、照片、史料体现了以图补文、以图述史、以图启思的教学功能,能有效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应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针对课堂教学,结合《历史与社会》图册,深化教学内容的理解、加深课堂的拓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归纳了教学中比较实用的多种教学方法,做好课程教学中的“加减法”,并且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列举了案例。让《历史与社会图册》的辅助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更好地体现新

2、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加减法;图册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历史与社会图册》作为历史与社会课程学习的教材之一,体现和渗透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路,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插图、照片、地图、漫画等,体现了以图补文、以图述史、以图启思的教学功能。它为学生获取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提供了信息资源,也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提供了平台。教师要善于利用图册,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读能力和社会发现能力。8  据不完全统计,新编历史与社会教材尤其是图册中每个专题的图画加起来约在100幅

3、以上,占总教材2/5的篇幅,这一幅幅图画或以浓笔重彩渲染激烈的战争场面,或以简洁的线条勾勒人物的神貌,或以严谨的构图描摹器物的形态,同时图册中不仅有图片,还配有相关文字说明。然而,这么多的图片犹如漫天星辰容易让学生“看花了眼”,分不清主次,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资源有更高的驾驭和把握能力,通过“再加工”,让学生领略到其中的精髓。我认为要开发利用好图册资源,最核心的是要做好“加减法”。  一、善于串联做好“加法”  1.要在“联想思维”上做加法,让学生学会“理清脉络”。  由于书籍的线性印刷特点和由点及面的教学需要,图册中的图片基本上是配合教材中的

4、教学内容来配发的,个体性比较明显。而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理清脉络”非常重要。大部分初中学生由于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限制,还不具备跳出课本全局思考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一个阶段的教学结束以后,能够引导学生及时回顾,从众多零散的知识点中,体会相互之间的联系,找出主线。  如在地理、历史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8地图,用非凡的符号、色彩被赋予了同文字一样的语言功能,在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把握地理空间规律、分析地理因果关系等方面有着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段时间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地图

5、上贮存的信息,活学活用,让学生不仅可以直接从地图上获得居民点、山脉、河流的分布等具体信息,还能通过分析等高线的疏密度等来判定山坡的陡、缓等,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总结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和发展等更为复杂的东西,使学生的地理能力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2.要在“延伸思维”上做加法,让学生学会“管中窥豹”  如果说地理图片反映的是静止一时的地理环境,那么历史地图表示的就是不同历史时期处于变化中的地理环境及在此环境下人们的活动。在历史学习中,引导学生针对疆域沿革、都邑位置、民族分布、战争态势、经济建设、交通发展、河道与海岸变迁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比较,理清“历史脉络”对学生全

6、面把握历史的沿革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有时候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幅图,背后却包含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非常复杂的社会人文。教师如能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读出图片背后的历史,对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九年级上册的《历史与社会图册》中有一幅“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图”,其中,红色区域是解放区,绿色是国民党抢占的解放区,深黄色是共产党主动撤出的解放区。  针对这幅图,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当时正是国共双方胶着状态的关键时刻,共产党为什么会“主动撤出”深黄色区域呢?数分钟后,学生开始七嘴八舌,一个说:根据教材第120页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可以分析出共产党是

7、适应战事的需要。另外一个说:这些深黄色的土地是在“双十协定”签定后撤出的,“双十协定”是和平建国的协定。共产党为了人民的利益,取信于国民党,也为了在全国人民面前显示诚意。还有个别学生思考比较深入:认为这是一种政治策略,考验着国共两党的政治智慧。8  讨论到这里,我面露微笑,对学生表示赞赏,鼓励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并提醒学生留意这幅图上还有什么细节信息?很快便有学生发现了端倪:在延安和重庆有飞机飞来飞去。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签定了“双十协定”。  我趁机追问:如果是你,你去不去?  学生迟疑:不去。  其余学生笑,我故意问笑得最厉害的学生:你去吗?学生高声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