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ID:3139980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小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_第1页
小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_第2页
小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_第3页
小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只有充分展现推理的过程,小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飞翔,课堂才更有活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会更浓,思维才会更灵活。  [关键词]数学教学合情推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11-092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推理能力的培养。这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体验运算过程,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运算要依据一定的公式

2、、性质、定律、规律等,教师不仅要求学生会算,而且要求学生明白算理,能说出运算中每一步的依据,不能只重视教会学生运算,还要充分挖掘其推理的素材,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高。  如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我先让学生自主探索“9+9=?”。学生给出了很多方法,其中有一个学生的方法很特别:10+10=20,那么9+9=18。他说:“我先把9看成10,10+10=20,这样我就多算了2,结果就要减去2,即20-2=18,所以9+9=18。”可见,这个学生已经能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进行合情推理,先想到用整十数加整十数,然后推出“9+9=18”。  二、激发学生

3、猜想,培养合情推理能力4  学生的猜想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多时候他们的猜想并不一定正确,更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猜想的引导,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学生猜错了,教师不急于否定,可提供方法由学生自己验证;当学生失去猜想的方向时,教师应做适当的提醒和暗示,帮助学生继续猜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验证,获得新的知识。  例如,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时,大多数学生易受2、5的倍数的特征影响,猜想“个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这时,我出示第1行数“73、86、143、166、296、463、319、983、499”,引导学生思考:“这9个数

4、的个位都是3的倍数,它们是不是3的倍数?”通过验证,学生发现原先的猜想是错误的,心中充满疑惑,顿时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油然而生。我抓住契机,又出示第2行数“30、51、42、543、84、345、186、177、78、129”,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数是3的倍数吗?这10个数的个位有什么特点?你想到什么?”接着指出:“看来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不能只看个位,也与数的排列顺序无关,那么它究竟与什么有关,具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又重新猜想:(1)可能与各位数的乘积有关;(2)可能与各位数的差有关(大数减小数);(3)可能与各位数的和有关……对这些猜

5、想,我放手让学生自己验证。通过猜想验证,学生不仅掌握了3的倍数的特征,而且还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运用类比探讨,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类比是由两个(或两类)思维对象之间的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思维方法。运用4类比,能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再陌生的东西都可以转化为熟悉的东西,深奥的道理也可以简单地被揭示。因此,运用类比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分数应用题的一道习题“有一匹布做儿童服装能做30套,做大人服装只能做20套。现在用这匹布做24套儿童服装后,剩下的布还可以做几套大人服

6、装?”这是一道富有挑战性的题目,学生开始无从着手,都在静思默想,突然有个学生说:“老师,这道题目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工程应用题相类似。”我说:“你能举例说明吗?”他说:“就像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3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20天完成,现在由甲队先单独做24天,剩下的任务由乙队做,乙队还要做几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马上就有学生领会了这种方法,茅塞顿开。  四、以开放性问题的精心设计,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开放性练习可以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

7、生在开放性的练习中养成独立探索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1)□+8=□;(2)21=□-□。”我先引导学生观察等式,学生发现:要填出两个数,就必须先确定其中一个数,因此答案不是唯一的。在学生写出答案后,我让学生思考:“你能把所有的结果都写出来吗?”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最后让学生出类似的题目考学习小组的其他同学。通过小组内部的进一步学习,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完善了自身的合情推理能力。4  教学中,教师应大胆设问,让学生去猜去想,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这样的数学课堂才会更有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才

8、会更浓,思维才会更灵活。  (责编童夏)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