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张有弛,演绎学生自悟精彩

有张有弛,演绎学生自悟精彩

ID:31401911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有张有弛,演绎学生自悟精彩_第1页
有张有弛,演绎学生自悟精彩_第2页
有张有弛,演绎学生自悟精彩_第3页
有张有弛,演绎学生自悟精彩_第4页
资源描述:

《有张有弛,演绎学生自悟精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有张有弛,演绎学生自悟精彩  [摘要]当前的语文课堂过分追求热闹,却忽略了教学的实质。理想的课堂是彰显学生自我的课堂。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自读自悟的平台,通过读、辩、行等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自我感,生成课堂精彩,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自悟精彩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34-025  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主体,教师是主导。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然而,当前很多课堂教学似乎本末倒置,过分追求课堂的热

2、闹,却忽略了学生的存在。其实,课堂教学应该为学生服务,平台应该为学生搭建,把时间还给学生,做到张弛有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以读促进自悟,做到张而有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语文教学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读。为此,教师应该回归语文课堂的本质,组织学生自主朗读,搭建学生与文本、作者乃至编者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悟。比如,教学《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一课,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文本的主题。  多媒体出示:  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4  师:谁来读一读?  (一个学生站起来朗读,不过感情比

3、较平淡。教师把句末感叹号改为句号)  师:现在请你再来读一读。  生1:老师,我可以读原来的句子吗?(他已经注意到教师修改标点了)  (教师点头允许。学生再次朗读,读出了感情)  生2:老师,这时雷奈克心情非常激动。我也来试试。  对文本的情感,很多时候,教师讲解千遍,但都赶不上学生自悟一次。案例中,教师仅仅改了个标点,就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感悟,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以辩激发自悟,做到张而有导  课堂上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但不是无原则的。否则,这种阅读只会让学生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无法触及文本主题,无法与作者乃至编者进行

4、深度对话。其实,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两者在本质上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让学生深入文本,进行自读自悟。比如,教学《天鹅的故事》这一课,笔者就引导学生逐步迈进文本深处。  多媒体出示:  落座以后,我看到墙上挂着一支猎枪,就好奇地问:“您老喜欢打猎?”  生1:“……您/老喜欢打猎?”4  生2:不对!我认为这一句应该这样读:“您老/喜欢打猎?”  师:这句究竟怎么怎么读?这里,老师自己也把握不准。不如这样,你们自己先说说。  生1:我支持第一种读法。文中作者是问道老人是不是经常打猎,所以这里在“您”后面停顿是正确的,理

5、解上也行得通。  生2:我认为第二种说法符合中国人习惯,“您老”是对老人的一种尊称,而且作者面对的就是一个老人。  ……  理越辩越明,对文本探究也是如此。案例中,学生通过辩论逐步掌握了朗读节奏。这样,学生思考逐步深入,自悟能力也逐步增强。在这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悄然隐藏在后,关键时推了学生一把,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这才有了课堂的精彩。  三、以行引导自悟,做到弛而有度  课堂需要“放”,更需要“收”。因此,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在把握课堂发展方向的同时,促进学生自读自悟。比如,教学《秋游》这一课,在学生提出疑问时,教师进行适当引导

6、,生成课堂精彩。  生:老师,这一句“有的向蓝天亮开了嗓子”,我不知怎么理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谁来说说?  生1:老师,我知道,就是头仰着,对着蓝天大喊。  生2:对!就是朝天喊。(说完还做了个动作,引来学生哄笑)  师:不错,那你们想对蓝天喊什么?  生:太阳,太阳,给我带来七色光彩……4  师:孩子们,你们平时积累真不少。那在本课中,你又积累了那些写景的句子呢?  ……  案例中,教师在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的同时,还关注学生状态,及时把学生注意力收回到课堂。在进行“放”的同时,也做到了“收”,可谓张

7、弛有度。  总而言之,在阅读课堂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不仅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更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  (责编韦雄)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