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精彩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精彩

ID:3140210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精彩_第1页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精彩_第2页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精彩_第3页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精彩_第4页
资源描述: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精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精彩  新课程标准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有成功的体验,都能增长数学知识,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的长处和缺点也不一样,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在数学的世界里,需要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让他们创造属于他自己的精彩。  1.搭建平台,提高优生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总有些学生,接受能

2、力比较强,反应的速度也很快,对于基础的知识掌握比较轻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更多地关注潜能生。对于这部分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用解决问题提高优生的思维能力,使得他们在课堂上得到发展。  首先,老师需精心地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对于这些学有余力的孩子,提出一些他们“跳一跳就能够得着”4的问题,引领他们思考,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思维锻炼的机会。比如在教学一年级5以内加法的时候,有这样一道算式:2+3=5,要求孩子们根据图意思表达算式的意思:2个苹果和3个苹果,合起来是5个苹果。在出示问题的同时可以再追问一句

3、:这道算式除了能表达图上的意思外,你能说说2+3=5还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学生经过思考,思维发散起来,可以表示2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合起来是5个小朋友;2个气球和3个气球合起来是5个气球等意思,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的说出算式意思的孩子,在表达的过程中真正感悟到加法的实际意义,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其次,可以采用学案的方式,训练学优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学优生可以设计一些稍微有思维难度的问题,可以是开放式的,答案不是唯一。让学生提前接触到即将学习的知识,引领优生独立地思考,训练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培

4、养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还可以组织好班级内的优生资源,建立小组,在基础知识已掌握的情况下,组织他们开展课外活动,如撰写数学小论文,记录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解决实践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参加数学竞赛等活动,给学优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2.优生引领,启发中等生思考  当一个问题展现出来时,学优生的反应快,可能很快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中等生则是一筹莫展。可以把问题设置出层次,先让学优生解决一个问题,或者给大家提示,或者是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词等。有思维难度的问题,中等生虽然不能立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5、但是可以从优生的回答中得到启发,顺着别人的思路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要利用好课堂随机生成的资源,启发、鼓励中等生积极地思考。这对于中等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好处。4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有这样一道题:请在方格纸中画出两个形状不同,但是面积都是15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学生讨论后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可以是3和5。那么怎样用底是3厘米,高是5厘米,画出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呢?先画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平行四边形,接着让学生小组讨论,试着画一画,怎么画形状是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呢?教

6、室里只有四五只小手是举着的,一个学优生用画好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做底,另一个底画的时候就向左面移了两格,其他学生恍然大悟,纷纷都动手画起来。老师这时追问:能画多少个这样的平行四边形?(无数个)在一个学优生的带领下,中等生也就立刻明白解决问题的办法。  3.方法指导,激励潜能生解决问题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首先要对潜能生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班级内潜能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潜能生,都认为自己成绩不好,老师同学都不喜欢他,自己笨等,最后导致对自己完全丧失信心,帮助他们树立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是“

7、不掉队”的第一要点。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是有趣的,数学是奇妙的,数学学习是开心的。  数学学习的信心来源于课堂上对于问题的解决,课堂教学中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让潜能生回答,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有兴趣继续思考下去。当潜能生回答正确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地表扬,可以是同学的掌声,可以是老师的大拇指等。当潜能生回答错误时,要给孩子改正、学习的机会,启发引导他们,直到他们回答正确,依旧加以表扬,不至于让他们丧失学习信心。在日常学习中注意发现潜能生擅长的方面,在课上提供适当

8、的机会让孩子得以发挥,老师加以表扬,增强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4  课堂中注重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是最重要的。对于部分潜能生来说,理解某一类型的题目非常困难,老师不必强求,可以换一个角度注重方法的指导,比如公式的总结、规律的揭示等,让他们以后遇到这一类型的题目就按照这样的思路或者公式解决。先把知识接收下来,以后在不断学习过程中,孩子会慢慢悟出其中的缘由。就像小时候不懂古诗的意思,但是背得朗朗上口,等到背得多了,人长大了,自然而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