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组合 读出精彩

多维组合 读出精彩

ID:31433472

大小:10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9

多维组合 读出精彩_第1页
多维组合 读出精彩_第2页
多维组合 读出精彩_第3页
多维组合 读出精彩_第4页
多维组合 读出精彩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维组合 读出精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维组合读出精彩  【关键词】略读课文多维组合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A-0044-02  在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与旧版教材有较大差异的是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并重。不少教师对精读课文的教学了然于胸,对略读课文的认识则相对模糊。经调查了解,教师在课堂中开展略读教学时存在以下两个认识误区:一是引领迷失,认为略读课等同于自读课。有些教师以为略读就是让学生自己读,所以在课堂中不敢多言语,整节课中退让一边,不敢多作引导。从表面看课堂似乎突出

2、了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学很民主很开放。可是,在课堂中若没有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有效组织,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是否扎实有效?是否达成学习目标?是否使学习有所增量呢?这些都还是一个问号。二是精读精练,把略读课演绎成精读课。由于我们太熟悉精读教学的模式,在惯性作用下,有时教师会不由自主地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整堂课中充斥着过多的语文训练与学生活动。这样做的后果是直接将略读课演绎成了精读课。同时,笔者还发现很多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还存在着不少困惑:如略读课文前面都有一段链接语,提示了重点和方法,很多教师也都按照

3、提示去教,可到底是不是都应该这样教呢?略读课文教学要不要单独安排字词教学?要不要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尴尬现状都值得教师们的思考。8  一、对教材的深度解读  (一)解读教材编排  人教版教材从中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笔者经过统计发现,略读课文的篇数三年级占全册教材的25%,到了六年级下册略读课文的比例占到了52%。由此可见,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解读要求目标  1.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第二学段“阅读”中提

4、出一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2.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略读、浏览、跳读等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提高阅读能力。(2)利用好教材中的略读文本,适度拓展和延伸,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专家对略读教学的见解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沈大安认为:略读,是以抓文章主要信息为目的,大略地、非精细地读。体现在教学上,有三个关键词:粗略、应用、自主。著名特级教师

5、王崧舟认为:略读的“略”,在我看来,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粗略,就是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粗略、大略的了解和把握。第二层是“战略”8的意思,它更多的着眼于全局,着眼于整体,而不在局部。著名特级教师虞大明认为:略读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很重要的一点是:粗知文本大意,抓住主旨,恰当地学习语言。这些专家的见解对我们开展略读教学课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笔者决定在自己的教学中加以实践和研究。  二、实践操作  (一)简约设计,让教学更有效  经过深度解读之后,笔者发现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简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

6、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学目标要简约  “一课一得”对于略读课文教学来说非常适用。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如五年级上册略读课文《难忘的一课》的设计,重点目标就是“体会细节描写中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因此,这类课文的设计,首先要在目标设计上大胆取舍。  2.教学方法要简约  在略读课文教学课上,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实践的空间,而教师需要做的则是恰到好处的引导。因此,我们的教学方法要简约实用。如一位教师执教《学会看病》一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7、很简单,就是引导学生研究“心情变化线图”,然后用此方法再读另一篇文章《剥豆》。课堂实践证明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很有效。  3.教学环节要简约  略读课文只有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如果环节太多,学生就显得非常被动,也不可能养成深入读书与思考的习惯。如《桂花雨》一课的设计,虽然只有“设疑读文”“品味花香”“感受情结”和“走进作者”8这四个环节,课堂并不因此而显得零散低效,相反,这样的处理更加有助于学生深入读书与思考。  (二)灵活组合,让教学有多个维度  笔者对中高年段的所有略读课文做了简单分类后发现,教材

8、主要有叙事类的文章,如《我不能失信》《找骆驼》《路旁的橡树》等;写景类的文章,如《珍珠泉》《火烧云》《七月的天山》等;状物类的文章,如《母鸡》《秦兵马俑》《一副名扬中外的画》等。在反复思考以及进行课堂实践后笔者发现,略读课文的“粗知大意”这一教学任务,不是在一个维度上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教师用战略的眼光,整体推进,从多个维度循环上升。“粗知大意”可以有多个维度,如总体印象、主要内容、行文思路、写作顺序、典型场景、主题思想、语言特色等方面。由于文体不同,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