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赏识中成长

让孩子在赏识中成长

ID:31436492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0

让孩子在赏识中成长_第1页
让孩子在赏识中成长_第2页
让孩子在赏识中成长_第3页
让孩子在赏识中成长_第4页
让孩子在赏识中成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孩子在赏识中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孩子在赏识中成长  [摘要]:开展赏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赏识教育,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地追求成功。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它的育人功能主要有:激励功能、导向功能、评价功能,要求教师在工作中对学生尊重、信任、理解、宽容,用心灵真诚地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赏识教育是促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和超越自我的最佳途径。开展赏识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在赏识中健康地成长。今天的赏识,一定会换来明天的成功。  [关键词]:赏识赏识教育成功  正文:  哲人詹姆士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正是肯定

2、一个人的具体表现。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教育是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教师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能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鼓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个问题的解决,更具有深刻的意义。一个教师善于赏识学生,就意味着他赢得了教育上的主动权。  一、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个“四块糖果”7的故事。当时陶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一天,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了王友,并令

3、王友放学时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先生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陶先生立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王友怀疑的接过糖果后,陶先生又掏出一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时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说完,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哭了:“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陶先生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了过去:“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我的糖果完了,

4、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  二、赏识的育人功能  赏识教育,使我们逐渐感悟到“赏识导致成功,埋怨导致失败”这一道理。它的育人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激励功能  西方心理学家近年来特别强调成就动机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动机,包括了认识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从这个角度看,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教师赏识学生,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行为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赞扬,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激励功能。  (二)导向功能7  赏识教育可体现在对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上,如通过发优点卡的方式来肯定学生之长处,挖掘学生之亮点,否

5、定学生之不足,寓批评于表扬之中。撰写寄语时,教师恰如其分地指向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哪些是自己的优点,哪些是自己的不足。  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有比较强的自尊心、荣誉感和积极向上的心理,教育过程中应以表扬为主,对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因为赏识教育能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能促使学生自激自励,互激互励,不断地去追求成功。  (三)评价功能  积极的评价具有激发学生表现欲,发展学生良好个性的作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应有的作用。期待的目光,赏识的话语,能使同学们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  三、赏识教育对教师工作的要求

6、  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氛围。赏识教育能够建立良好的教育氛围,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激发内心深处创造的灵感。建立和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讲求沟通心灵的技巧以及对学生某些“过失”的宽容,这是赏识教育对教师工作的要求。  (一)尊重和信任,保护学生独立的个性。  教育家杜威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7自尊心是学生人格的顶峰,学生的自尊心有时能转化成为自信心,一个人认为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赏识教育的前提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独立的个性。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地位,但在人格

7、上应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从维护学生的自尊开始来考虑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从而使学生更自觉、更充分、更自主的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让学生在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中寻找自己的长处,找回自信,树立自尊;让学生明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赏识其实是一种提醒、一种暗示、一种激励。教师应有一颗慈母般的心,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教师和集体的关心教育下,都会成为有用的人,那么,他就永远拥有成功的希望。  (二)理解和宽容,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  由于年龄关系,学生依赖性强,情绪波

8、动大。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会产生烦躁、委屈等情绪。此时,正需要教师通过理解来打开他们的心扉。理解学生要从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