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箭穿心》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得失

《万箭穿心》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得失

ID:31438327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0

《万箭穿心》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得失_第1页
《万箭穿心》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得失_第2页
《万箭穿心》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得失_第3页
《万箭穿心》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得失_第4页
《万箭穿心》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得失_第5页
资源描述:

《《万箭穿心》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得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以上数的认识》学习工具制作综述  ●亮点与特色  该学习工具由FlashActionScript3.0脚本语言设计制作,集成了视频、声音和交互式动画,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学习的途径。学生借助本工具,可以经历新的数、计数单位和数位的不断创造生成的过程,数感和数学思维在交互操作中得以培养。该工具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就是一个“小插件”(小工具),学生既可以按照学习菜单提示进行系统学习,也可以选择某一模块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  ●制作背景  该学习工具涉及的学习内容选自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该内容是学生在认识

2、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是小学阶段对整数认识的终结,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进入三年级以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开始增强,但仍需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来实现对大数认识的迁移。  “数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教《万以上数的认识》一课时,缺乏数感培养意识,只注重知识的记忆性教学和机械性练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探究和体验,更谈不上知识的迁移和生成。因此,在教学设计时,笔者把学

3、生的体验学习放在首位,引导他们不仅要用“脑”学习,更要用“心”7去学习,借助信息技术建构学习模型和探究工具,在探究、体验和思考中培养敏锐准确的数感。  ●教学策略  笔者充分利用交互式动画培养学生的数感。首先,借助视频或动画,初步建立“十万”“一亿”等大数的模型表象;然后,通过直观模型“计数器”,在模拟拨珠数的操作中,让他们主动发现还有更大的数存在,当已有数位表不能容纳更大的数时,自然产生建立更大数位的需求。这样,学生就经历了新的数、计数单位和数位的不断创造生成的过程,深刻理解了“十进制”计数单位的意义和“十进制”计

4、数法的特点――满十进一,突破已有认知。另外,学生通过拖拽数位卡片自主制作数位顺序表,研究教师真人发声的读法,掌握大数读写的基本方法,实现学生自学和教师点拨的有机结合。该学习工具的练习设计做到了及时反馈、及时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  学习主菜单共包括六个模块(如下页图1)。“学习目标”模块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认识十万”和“认识一亿”两个模块通过创设直观模型引导学生理解大数的意义;“数位顺序表”让学生自主探究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万以上数的读法”是数位表的具体应用,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读法;“

5、知识窗”则是相关知识的拓展。  1.“学习目标”模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以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根据课程标准,笔者设计了三个学习目标:①7结合具体情境,借助计数器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②理解并掌握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③能够正确地读出万以上的数。  2.“认识十万”模块  学生感觉比较困难的是对大数实际意义的感受。因为“十万”不像10以内、100以内的数看得见、数得清、摸得着。因此,笔者使用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如图2),

6、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受“十万”这个大数,然后借助订书钉让学生知道10万个订书钉需要装10大盒。在积累了感性表象之后,学生再借助计数器(如图3),单击“加珠”按钮边加珠边数数:一万、二万、三万……九万,当学生再加珠时,万位上的9个珠子消失了,在“十万位”上出现了1个珠子,因为万位上已经有9个珠子了,不能再容纳1个珠子了,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借助“计数器”这个直观模型,学生能够直观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满十进一,并将原有的数的概念迁移到新的知识中来。  3.“认识一亿”模块  从“十万”到“一亿”的

7、过渡,仍然借助计数器让学生经历大数的建构过程。在“认识十万”的基础上,学生继续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数数,进而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亿……”,小练习是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99999999+1(如图4),学生操作后,对出现的结果感到非常惊奇:为什么从个位到千万位上的珠子都消失了,在亿位上出现了1个珠子呢?随之引发深入思考和讨论。接下来,通过秒针跳动1亿下的感知和想象,让学生切身体会“一亿”的大小,将抽象的大数建立在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如下页图5)。7  4.“数位顺序表”模块  数位、数级的划分和命名学生应该

8、牢固掌握,但教师不能将现成的结论、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应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去发现、去探究。学生在建立了“十万、一亿”的表象后,再通过拖动数位卡片的方式自制数位顺序表(如下页图6),并根据数位的特点给数位分组命名,在合作和讨论中理解“亿级、万级、个级”表示的意义。随后,教师在工具中引出符合中国习惯的数位顺序表(如下页图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