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教育同行

爱与教育同行

ID:31451623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0

爱与教育同行_第1页
爱与教育同行_第2页
爱与教育同行_第3页
爱与教育同行_第4页
爱与教育同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爱与教育同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爱与教育同行  摘要:从小学升入初中,一些学生由于数学学科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同时随着知识的增加及深入,在数学学习方面落后于别人,成了班级里数学学困生。为了帮助并改变他们,在转化数学学困生方面,笔者结合学困生的特点及成因,从自身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培养学生品质等方面入手,实践了一些具体的转化策略,力求使学困生在数学学习方面脱“困”  关键词:学困生;关注;转化  一、学困生现状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

2、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基本要求的学生【1】。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老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但现实中学优生受到的关注更多于学困生,甚至一些学困生被忽略掉,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面对这些情况,尤其是自己也成了孩子的妈妈后,对于学困生流露出更多的关爱,如何帮助学困生从学习困境中走出来,也成了我教学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  通过观察和了解,发现我们班级的学困生有以下特点。):6  (1)学习不主动,缺乏积极性。不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抄袭作业,觉得学习是为

3、家长为老师的一件苦差事,无学习目标。部分学困生沉迷网络、不健康书籍及早恋。  (2)学习缺乏自信心。多数学困生小学就恐惧数学,自认学不好  数学,时常喊难。遇到困难与挫折就退缩  (3)学习习惯差。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课堂练习不  重视,不主动,解题过程杂乱潦草。  (4)学习方法不正确。提问意识薄弱,被动听课,即使听不懂  课后也不主动解决;错题不能及时订正,查漏补缺意识差。  二、学困生成因分析  我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家庭原因: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对孩子评价单一,家长只关心孩子成绩及排名,而忽

4、视自己孩子的能力,关心少了些,唠叨多了些,甚至一些家长打骂孩子,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逐渐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及厌烦心理,自暴自弃。  (2)社会原因:网络、手机普及,青少年缺乏自控力,很容易沉迷与此,家长对孩子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学习上不上心。  (3)个人原因:小学基础薄弱,即使在初中努力认真的学习,但是一次次的失败,让他们屡屡受挫,打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不善于交流,羞于提问,课堂上“喂一口吃一口”。思想认识水平较差,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习目的不明确。  三、学困生转化策略 

5、 1.爱心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6  我们不要吝啬对学生的爱。教师对“学困生”的爱,可以满足他们的自尊心  和情感,能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关心、爱护“学困生”,课堂上是教他们知识的老师,课下可以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学生把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由喜欢数学教师,到喜欢数学学习,因此爱的投入是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内在动力。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将分层进行到底  (1)分层教学: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教学应遵循“可接受原则”,“可接受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

6、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体力、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组织教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首先,根据学生学习水平,我将学生分成A,B,C三等,平时的备课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差异性,组织各类提问,有容易题、中等题、难度题。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教学中对A类学生提“问题中有几个未知数?怎么设?”或要求学生来读题目;对C类学生提“问题中哪些语句反映出等量关系,读出来,并将它用方程表示出来;对B类学生提“该方程组的解是什么?”。其次,练习环节中设置不同层次的习题,学生可自主进行选择。如《解二元一次方

7、程组》习题设置如下:  A:解方程组:  (1)(2)  B:解方程组:  (3)(4)6  (2)分层作业:  课后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消化。对于学困生、中等生一般布置基础题,目的是让学困生进行强化训练;优等生则以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练习为主,如要求学生多做研究性习题,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这样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处理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学困生要

8、求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3.生生指导,实施“一对一帮扶”  由于班级中学困生占了将近30%,作为一名班主任兼任课老师,工作时间与精力有限,如何课间课余都能关注到他们每一个人的学习,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引起了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