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

ID:31458504

大小:1.39 M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0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后训练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选择题1.(原创)英国《金融时报》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1992年创业高潮的原因之一是(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B.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C.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D.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2.(2011·北京朝阳高三期末考试)“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以上言论是对1992年的评价,主要依据的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C.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形成

2、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3.(2011·山东实验中学高三诊断性考试)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说:“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时期,世界各国可以看到中国(  )。A.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C.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D.实现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4.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已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99%。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企业生产自主权不断扩大B.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推动C.市场基础作用的充分发挥D.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5.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

3、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对非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的肯定B.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大促进C.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D.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正确认识6.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A.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经验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C.利用市场宏观调控资源的配置D.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7.2006年,我国首次将延续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这主要是因为(  )。A.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B.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确立C.市

4、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D.现代企业制度的初步形成8.票证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也是社会发展或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图1到图2票证的变化反映了(  )。A.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B.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发生根本变化C.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实现逐渐分离D.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是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年)材料二 

5、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请完成:(1)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包含着怎样的基本思想?(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三的思想又有什么发展?这说

6、明了什么问题?(3)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说明,邓小平的言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否一致?为什么?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94年,国有企业张裕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挟品牌优势,成功发行8800万(B)股,成为国内同行业中首家上市公司……近年来,张裕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骄人业绩。材料二 1978年、2002年我国工业总产值的构成成分及其所占比例时间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1978年77.6%22.4%02002年50.5%40.8%8.7%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

7、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请完成:(1)材料一反映了张裕公司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的背景。(2)依据材料二简要指出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3)结合材料三以及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参考答案1.答案:D 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推进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