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第5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第2课时)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跟踪练习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 第5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第2课时)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跟踪练习 新人教版

ID:31466909

大小:5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0

高考地理 第5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第2课时)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跟踪练习 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地理 第5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第2课时)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跟踪练习 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地理 第5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第2课时)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跟踪练习 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 第5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第2课时)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跟踪练习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第5单元中国地理分区(第2课时)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跟踪一、单项选择题(2016·西安一中高三模考)读下图,完成1~2题。1.图示地区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 D )A.气温日较差小,年际变化小B.气温日较差大,年际变化大C.气温日较差小,年际变化大D.气温日较差大,年际变化小2.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以草原、高寒草甸等植被为主B.受地势的影响大,夏季温度高C.冬季经常受寒潮的侵袭,降温剧烈D.地势平

2、坦、沙漠广布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河流、湖泊等地理信息可以判断出图示范围属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海拔高,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故气温日较差较大;由于地势高,导致气温年际变化较小。第2题,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由于该地区冬季风受到祁连山的阻挡,受寒潮影响程度很小;受地势因素影响,夏季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地表植被以草原、高寒草甸等植被为主,沙漠面积小。(2016·广州高二检测)根据下图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及你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了解,回答3~5题。3.请判断顺着箭头所指的方向,下列过渡合理的是( B )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

3、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A.平原——高原——高大山脉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C.干旱——半干旱——湿润D.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一熟4.导致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景观东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A.水分条件由东往西逐渐变干B.水分条件由东向

4、西逐渐变湿C.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减D.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增5.西北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B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C.环境污染D.湿地破坏解析:第3题,从沿海向内陆,水汽难以深入,气候越来越干旱,植被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过渡。第4题,自东向西水汽难以深入,气候越来越干旱,所以影响因素是水分。第5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又加上过度放牧、过度垦殖和采伐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得荒漠化问题严峻。二、综合题6.(2015·浙江效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柴达木盆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地质历史时期为一个巨大的咸水湖泊。现今,柴达木盆地内分布

5、有大量的钾盐矿床,其保有储量约占全国81.08%,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储量也十分丰富。材料二 青海省地理要素分布及统计图(图1、图2)。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1)简析该地区钾盐矿床形成过程。(2)分析柴达木盆地内的人口特

6、征及原因。(3)评价湟水谷地夜雨率特征对种植业的有利影响。答案:(1)(由于地壳运动)青藏高原的隆起,该地区气候逐渐变干,蒸发旺盛,咸水湖泊逐渐萎缩,盐分沉淀形成很厚的钾盐层。(2)人口数量少,分布密度低;城镇人口比重高。 该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恶劣,水资源匮乏,人口承载力低;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条件恶劣,居民主要从事第二产业。(3)有利影响:湟水谷地夜雨率高,降水主要集中于夜间;夜间气温低,蒸发消耗少,雨水渗入土壤多,提高了农业生产对雨水的利用率;白天降水少,光照充足,提高了农作物对太阳辐射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钾盐矿床形成过程、人口分布及夜雨

7、对种植业的影响的评价。第(1)题,本题要充分挖掘图中信息,柴达木盆地现在地势高,而原来地势较低;“地质历史时期为一个巨大的咸水湖泊”说明湖水含有大量的盐分,当然包括钾盐;气候干旱,蒸发强烈,是湖泊中的钾盐析出的重要条件,所以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该地区钾盐矿床形成过程。第(2)题,人口特征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及人口分布状况等。通过所学知识和图2可知,柴达木盆地内的人口特征为:人口数量少;分布密度低;城镇人口比重高。原因是:该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恶劣,水资源匮乏,人口承载力低;矿产资源丰富,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