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第3篇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复习检测_1

中考语文 第3篇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复习检测_1

ID:31474258

大小:639.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1-11

中考语文 第3篇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复习检测_1_第1页
中考语文 第3篇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复习检测_1_第2页
中考语文 第3篇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复习检测_1_第3页
中考语文 第3篇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复习检测_1_第4页
中考语文 第3篇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复习检测_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 第3篇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复习检测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复习检测真题精选一、[2017·绍兴、义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题目。《资治通鉴》两则江左夷吾周①奔琅邪王睿,睿以为军谘祭酒。前骑都尉谯国桓彝亦避乱过江②,见睿微弱,谓曰:“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以济!”既而见王导,共论世事,退,谓曰:“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新亭对泣诸名士相与登新亭③游宴,周中坐叹曰:“风景不殊,举目

2、有江河之异!”因相视流涕。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④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对泣邪!”众皆收泪谢之。【注】①周(yǐ):两晋时大臣、名士。下文的琅邪王睿指司马睿,东晋元帝。桓彝是谯国人,曾任骑都尉,两晋大臣。王导,元帝即位后任丞相。②避乱过江:西晋灭亡,王室渡江流亡江左(今南京一带)。③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东南。④戮:通“勠”,并力,勉力。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见睿微弱,谓曰(     )(2)因相视流涕(     )(3)王导愀然变色曰(     )(4)众皆收泪谢之(  

3、   )2.选出与“众皆收泪谢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A.其邻人之父亦云(《智子疑邻》)B.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D.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用“/”断三处)(3分)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以济!5.王

4、导是个怎样的人?结合两则短文简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结合《〈资治通鉴〉两则》的相关内容,阅读陆游的《追感往事》,联系全诗品析画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追感往事①[宋]陆 游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②。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注】①这首诗写于南宋嘉泰元年,诗人当时七十多岁。②秦:指秦桧,主张议和投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7·南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6、。”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经过专家组及技术指导员的共同努力,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小麦产量的大幅提升,农民种粮收益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许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

7、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对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节选自《吕氏春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

8、,每小题1分)(1)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2)将军宜枉驾顾之(      )(3)孤不度德量力(      )(4)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5)其谁可而为之(      )(6)平公曰:“善。”遂用之(      )2.翻译下列句子。(4分)(1)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2分)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