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hdb3码型变换实验

ami、hdb3码型变换实验

ID:31476456

大小:15.44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11

ami、hdb3码型变换实验_第1页
ami、hdb3码型变换实验_第2页
ami、hdb3码型变换实验_第3页
ami、hdb3码型变换实验_第4页
ami、hdb3码型变换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ami、hdb3码型变换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整理实验二码型变换AMI/HDB3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二进制单极性码变换为AMI/HDB3码的编码规则;2.熟悉AMI码与HDB3码的基本特征;3.熟悉HDB3码的编译码器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4.根据测量和分析结果,画出电路关键部位的波形;二.实验仪器1.JH7001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一台2.双踪示波器一台3.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三、实验任务与要求1实验原理和电路说明1.1.1实验原理AMI码的全称是传号交替反转码。这是一种将消息代码0(空号)和1(传号)按如下规则进行编码的码:代码的0仍变换为传输码的0,而把代码

2、中的1交替地变换为传输码的+1、–1、+1、–1…由于AMI码的传号交替反转,故由它决定的基带信号将出现正负脉冲交替,而0电位保持不变的规律。由此看出,这种基带信号无直流成分,且只有很小的低频成分,因而它特别适宜在不允许这些成分通过的信道中传输。由AMI码的编码规则看出,它已从一个二进制符号序列变成了一个三进制符号序列,即把一个二进制符号变换成一个三进制符号。把一个二进制符号变换成一个三进制符号所构成的码称为1B/1T码型。。AMI码对应的波形是占空比为0.5的双极性归零码,即脉冲宽度τ与码元宽度(码元周期、码元间隔)TS的关系是

3、τ=0.5TS。AMI码除有上述特点外,还有编译码电路简单及便于观察误码情况等优点,它是一种基本的线路码,并得到广泛采用。但是,AMI码有一个重要缺点,即接收端从该信号中来获取定时信息时,由于它可能出现长的连0串,因而会造成提取定时信号的困难。为了保持AMI码的优点而克服其缺点,人们提出了许多种类的改进AMI码,HDB3码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HDB3码的全称是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它的编码原理是这样的:先把消息代码变换成AMI码,然后去检查AMI码的连0串情况,当没有4个以上连0串时,则这时的AMI码就是HDB3码;当出现4个以

4、上连0串时,则将每4个连0小段的第4个0变换成与其前一非0符号(+1或–1)同极性的符号。显然,这样做可能破坏“极性交替反转”的规律。这个符号就称为破坏符号,用V符号表示(即+1记为+V,–1记为–V)。为使附加V符号后的序列不破坏“极性交替反转”造成的无直流特性,还必须保证相邻V符号也应极性交替。这一点,当相邻符号之间有奇数个非0符号时,则是能得到保证的;当有偶数个非0符号时,则就得不到保证,这时再将该小段的第1个0变换成+B或–B符号的极性与前一非0符号的相反,并让后面的非0符号从V符号开始再交替变化。虽然HDB3学习参考资料

5、分享WORD格式整理码的编码规则比较复杂,但译码却比较简单。从上述原理看出,每一个破坏符号V总是与前一非0符号同极性(包括B在内)。这就是说,从收到的符号序列中可以容易地找到破坏点V于是也断定V符号及其前面的3个符号必是连0符号,从而恢复4个连0码,再将所有–1变成+1后便得到原消息代码。HDB3码是占空比为0.5的双极性归零码。设信息码为00000110000100000,则NRZ码、AMI码,HDB3码如图2.1所示。图2.1NRZ、AMI、HDB3关系图HDB3码是CCITT推荐使用的线路编码之一。HDB3码的特点是明显的,

6、它除了保持AMI码的优点外,还增加了使连0串减少到至多3个的优点,这对于定时信号的恢复是十分有利的。AMI/HDB3频谱示意图参见图2.2.。2AMI/HDB3编译码系统组成框图图2.4AMI/HDB3编译码模块组成框图学习参考资料分享WORD格式整理1.AMI码编码规则验证(1)首先将输入信号选择跳线开关KD01设置在M位置(右端)、单/双极性码输出选择开关设置KD02设置在2_3位置(右端)、AMI/HDB3编码开关KD03设置在AMI位置(右端),使该模块工作在AMI码方式。(2)将CMI编码模块内的M序列类型选择跳线开关K

7、X02产生7位周期m序列,用示波器同时观测输入数据TPD01和AMI输出双极性编码数据TPD05波形及单极性编码数据TPD08波形,观测时用TPD01同步。分析观测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关系是否满足AMI编码关系,画下一个M序列周期的测试波形。7位周期序列TPD01(下)与AMI输出的双极性编码数据TPD05(上)7位周期序列TPD01(下)与AMI输出的单极性编码数据TPD08(上)学习参考资料分享WORD格式整理(3)将输入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D01拨除,将示波器探头从TPD01测试点移去,使输入数据端口悬空产生全1码。重复上述测试

8、步骤,记录测试结果。(4)将输入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D01拨除,将示波器探头接入TPD01测试点上,使输入数据端口不悬空产生全0码。重复上述测试步骤,记录测试结果。2.AMI码译码和时延测量(1)将输入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D01设置在M位置(右端);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