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

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

ID:31482238

大小:4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1

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1页
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2页
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3页
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4页
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精心整理版武汉铁路分局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单位:武汉市江夏区土地勘察测绘队编写者:许应望审核者:金卫东日期:二〇一四年十一月范文范例学习指导word格式精心整理版一、测区概况测区位于京广铁路武汉市江夏区段,沿线共16宗地。全长近40公里,面积约5平方公里。沿线5个街道办事处老建筑零乱、复杂,商业区行人、车辆众多;铁路沿线植被丰富、通视困难,测量难度较大。二、主要作业依据(1)、《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2)、《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73-2010(3)、《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4)、《地籍测绘规范》

2、(CH5002-94)(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6)、《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7)、《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三、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及其它作业参数(1)平面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3)测图比例尺:1:2000。(4)成图规格:统一采用正方形分幅图廓标准(50CM×50CM)。(5)基本等高距:1:2000地形图采用1米。四、技术路线和方法本次工程拟采用全野外测量方法进行

3、。利用WHCORS网VR范文范例学习指导word格式精心整理版SRTK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利用全站仪进行外业碎部采集,利用计算机进行内业编辑成全数字地形图的作业方法。4.1图根控制测量(1)图根控制点在街道和水泥地面上,可打入钢钉,在周围刻20cm×20cm,深0.5mm的方框、点号,并涂上红油漆。(2)VRSRTK图根控制点编号前冠T。(3)RTK图根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①RTK一测回应符合下列要求:A对仪器进行初始化;B观测值应得到RTK固定解,且收敛后开始测量;C每测回的自动观测个数不应少于10个观测值,取平均值作为定位结果;D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到0.00

4、1m。②应采用三角架方式架设天线进行作业,测量过程中仪器的圆气泡应严格稳定居中。③测回间应重新进行初始化,测回间的时间间隔不应小于60s。④取各测回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观测结果。(4)应对每个控制点用常规方法进行边长、角度检查。RTK图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点位中误差有效观测卫星数观测时间图形强度因子VDOP≤5cm≥5颗≥10秒≤44.2野外数据采集的原则采用南方测绘公司《CASS7.1成图软件》,全野外采集数据,全要素1:500数字化地形图分层及编码,按《CASS7.1成图软件》规定图层及编码表执行。4.3野外数据采集数据的技术要求(1)仪器的对中偏差不大于5

5、mm。范文范例学习指导word格式精心整理版(2)每个测站安置好仪器后,首先必须进行定向检查,然后才能进行碎部测量。为确保定向的准确,防止因输入的控制点坐标或点号有误或其他原因造成整站成果作废,定向检查可在不同的条件下选择不同的方式。(3)用测距仪施测地形地物点时,测距一次读数,当仪器的2C小于40秒时,水平角可测半测回;能直接测出平距时,可不测改平用的垂直角,否则垂直角测半测回。每一测站测完后,应归零检查,归零差应不大于40秒。测站至地物点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20米,测站至地形点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50米,最长不超过200米,地形点之间的间隔一般不大于15米。施

6、测碎部点高程时,垂直角可测半测回,当垂直角指标差大于1′时,应加以改正。仪器高、觇标高量取至厘米。4.4野外数据采集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的附属设施均应测绘,临时性地物(临时工棚、移动房、零乱废弃电线杆等)可舍去。房屋应注记层次、建筑材料、栋号(当实地有注时)、门牌号、楼栋名称(当实地有注时)等。范文范例学习指导word格式精心整理版房屋以墙基角为准,逐间测量表示;房屋根据结构和层次分开表示(一层的可不注层数);混成一体的建筑物,层次比较清楚的,分层测绘,分层表示困难时,以主体建筑层数注记;层数相近而又较难分割的,也可以按占地面积较大的层数注记。对综合性的大

7、楼和裙楼,建筑物与地面交线用实线表示,最外飘出部分在地面的投影线以及主体与裙楼交线用虚线表示;裙楼以上的主体建筑其凹凸位小于50厘米时,可综合表示;裙楼层数以面积大的注记,主体楼层以最高层数注记。连壁式楼房和门店应分户或分卡测量(按梁柱中线施测);旧城区和农村中的老屋应逐个表示。房屋飘出部分应分飘楼或飘阳台,若第二层为飘楼,第三层以上为飘阳台时,飘楼和飘阳台按其投影位置分别表示。房屋结构按图式规定表示:即注砼、混、砖等。以钢筋混凝土为框架结构的房屋,以砼房表示;以砖为承重墙体,以钢筋混凝土为楼板,以钢筋混凝土或瓦为顶盖的房屋,以混房表示;以砖为承重墙体,以木板

8、为楼板,瓦为顶盖的房屋,以砖房表示;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