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对数学学习的启示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对数学学习的启示

ID:31487429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对数学学习的启示_第1页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对数学学习的启示_第2页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对数学学习的启示_第3页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对数学学习的启示_第4页
资源描述: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对数学学习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对数学学习的启示  【摘要】文章对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进行简要概述,以及其理论对数学学习的影响,通过对其实验过程的回顾进而推导出其理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指引作用。  【关键词】经典性条件反射数学学习实验指引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88-01  一、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的简要了解  1.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  巴普洛夫实验内容:把食物显示给狗,同时测量狗唾液的分泌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狗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

2、的刺激,如铃铛,这只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铛而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作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食物就是无条件刺激,因食物而引起的唾液分泌的反应叫无条件反射;铃响这一中性刺激称条件刺激,而由铃响引起的分泌唾液的反应叫做条件反射[1]。  二、经典性条件反射对数学学习的启示  1.习得律对数学学习的启示4  巴普洛夫研究了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对形成条件作用的影响,通过实验可知,无条件刺激在有条件刺激出现之后效果比较好。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建立抽象

3、概念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对简单事物的了解,建立事物与新知识的连结,从而对抽象概念有新的认识。例如:当学生在学习映射的概念时,首先可以联想生活中看电影时,电影票和座位号得对应关系,从而把映射概念先形象化,进而在对映射概念反复学习理解,当学生建立连结时就可以撤掉无条件刺激(形象事物),达到对新概念的完全掌握。  2.消退律对数学学习的启示  消退是指条件刺激多次重复而不伴随无条件刺激的出现,条件反射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的过程[2]。条件反射的消失并不意味着这一习惯再也没有了,在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的恢复,从这一学习律可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有经常复习才能抑制知识的遗

4、忘,数学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公式、定理、性质的记忆,如果不经常复习巩固,就会遗忘或者混淆,更难对其进行灵活运用。  3.泛化律对数学学习的启示4  泛化律是指某一种条件反射一旦确立,就可以由类似于原来条件刺激的刺激引发。刺激与原来的条件刺激越相似,引发的条件反射的可能性就越大[3]。由泛化律理论可知,在数学教学中,要区分相近理论和公式的区别和联系,才不会因学生学习的泛化而把知识混淆,比如,在三角函数学习中,当学生学习完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由于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相似性,部分学生在学习余弦函数就容易记错两个函数,导致知识的泛化。所以,数学学习中,对于相似

5、概念或定理及公式等要找出区别和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避免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泛化。  4.分化律对数学学习的启示  刺激的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的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泛化和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差异的反应。条件反射得到分化,类似的不相同的刺激就可以得到辨别[1]。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辨别相似知识的学习,比如,复习完椭圆知识,在进行双曲线学习时,要会辨别知识的不同点,找出区别,学会运用知识的分化。  5.高级条件作用对数学学习的启示  在条件作用形成后,

6、条件刺激可以像无条件刺激一样诱发有机体的反应。这种由一个已经条件化的刺激来使另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叫做高级条件作用。即在一级条件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二级条件作用,在二级条件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三级条件作用[1]。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药不断把学过的知识(条件刺激)转化成新知识学习的背景(无条件刺激)。因此,教师在讲解矩形或菱形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知识作为学习矩形和菱形的背景,可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4  总之,在实际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而学到的。例如,许多学生之所以不喜欢数学课程,是因为他们总把数学课和老师

7、满堂灌式的推导定理公式相结合,在课堂上被提问经常引起他们的焦虑,使他们形成了对数学恐惧的条件反射,这种恐惧感可能泛化到他们对其它课程或者学校机构的恐惧。因此,要恰当运用教学过程中的强化手段,使我们在数学学习中将快乐事件作为学习任务的无刺激条件,来帮助数学学习者客服窘境,摆脱数学学习中的焦虑状态,同时,把教学情景化,使知识化难为易,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学综合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张梦莹.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成功(教育版),2013(7).  [4]文

8、都考研专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