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ID:31491396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_第1页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_第2页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_第3页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_第4页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_第5页
资源描述: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相较于很多建校史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小学,创办于1999年的昆明市盘龙区金康园小学显得非常年轻。但就是这所年轻的学校,在短短17年的办学历程中,先后荣获了“全国特色学校”“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学校”、教育部首批“全国足球特色学校”、首批“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使学校成为名实相副的“云南省一级示范学校”。近年来,学校更是在校基建设、师资培训、课程改革、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跻身云南省“名校”之列。  是什么样的办学理念使他们矢志不渝,引领金康园小学走上名校之路?是什么样的处事方法让他们底气十足地突破一个个发展

2、瓶颈,获得独属于教师的掌声和赞誉?作为一校之长,在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时,又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和“快乐”?日前,记者走进金康园小学聆听了李雪菲校长和她教师团队的奋斗秘诀。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我1992年从昆明师范学校毕业后进入盘龙区和平小学,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2002年调入教师进修学校,2006年通过校长公开招考,到金实小学任副校长,一年后,也就是2007年调入金康园小学任校长,一直到现在。”7  李雪菲对自己的从教经历介绍的非常简捷。实际上她在和平小学任教的9年半里,在教学上已频频崭露头角:参加区、市、省各级各类课堂教学竞赛时,总

3、能拔得头筹,并代表云南省参加1997年在南宁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获得二等奖。通过4年在教师进修学校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让她的专业知识更加深厚,专业技能更加熟练,最重要的是,自身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十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和对教学理论的倾心研究,使李雪菲在教学上显得信心十足、游刃有余。然而对年轻且只有一年副校长经历的她来说,要挑起省级示范学校金康园小学校长的担子,压力可一点也不轻。  在担任金康园小学校长的第一年,李雪菲就遇上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2007年9月,学校一名保安在修缮一个漏水的小平台时,不慎从梯子上摔落,造成重伤事故。一边关切这名保安的安危,

4、一边安抚其家属激动的情绪,还要保障学校的教学有序进行……处理这样的事情,对管理经验欠缺的李雪菲来说,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她甚至焦虑得一度难以入睡。在她感到最困难的时候,金康园小学的教师们纷纷伸出援手,陪她一起渡过难关。  “对于到学校仅半年的我来说,实际上与老师们并没有感情基础,甚至没有进一步的熟悉,但就在这时,他们给我打电话、发短信,鼓励我,明确告诉我他们是我坚强的后盾,这使我心里感到踏实,办法也多起来。整整四个月,等这件事彻底解决后,我和整个金康园小学的教师们融为了一体。也是从这件事中,我第一次感受到团队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在之后每每遇到工作中的难题时,总会和老师们一起商讨

5、解决问题的办法。”  李雪菲深情地说,走进金康园小学的近10年间,让她感受最深的是“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7。近些年学校发展迅速,办学效益大幅提升,社会评价越来越高,除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支持外,完全得益于金康园小学的整个优秀教师团队、学生团队以及学生后面的家长团队,至于她自己,不过是因为职务关系,经常“代表”团队而已。  “科技创特色,习惯增内涵”  金康园小学在创办伊始便确立了“科技创特色”的办学理念,通过多年的实践,科技特色已体现在校园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省内外科技专家的科普讲座不定期进行着,与省科协、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相关单位合作开展的知识

6、竞赛、创新大赛、科技节等活动不时举办着,各类科学秀、科学剧正在紧锣密鼓地排演着,师生们的创意设计不断获得各级科技部门的奖励,甚至已经获得三项国家专利,放学时学生手举的向日葵形班牌获得了国家外观设计专利,各班存放卫生工具的多功能工具箱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李雪菲担任金康园小学校长2年后,恰逢2009年学校十周年校庆,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广泛征集了学生、家长、老师们的意见,在继承“科技创特色”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习惯增内涵”,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学校的办学理念。  “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最主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要培养新时代的“三好”学生(好身体、

7、好心态和好成绩),教师必须先于学生具备好习惯。因此,在落实“习惯增内涵”7的办学理念上,我们提倡老师先习得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职业习惯(包括教学习惯、教育习惯和行为习惯)等,进而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此外,在培养教师习惯上,我们更注重从关心教师个人身体健康、专业成长和职业成就感上引导,而不是单纯地用“规章”命令、要求老师该如何如何做。”  学校由过去的隔年一次、改为现在每年为教师安排体检,学校的运动场地休息时间对外半开放,便于师生约友邻单位的朋友一起运动,在全校所有卫生间配备香皂、洗手液,150个蹲坑均安放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