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验为基础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实验为基础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ID:31493371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以实验为基础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以实验为基础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以实验为基础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以实验为基础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以实验为基础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实验为基础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实验为基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所有物理概念、规律的发现和确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物理实验对物理学的发展和物理教学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中,如果能够巧妙地创设系列物理课堂实验,不但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转变以往被动的知识灌输模式,让学生走向积极的、主动的自主性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以高中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为例,说明如何以实验为基础,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设计.  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在实际生活中有着

2、广泛的应用;学习电容器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荷量、电场强度、电势差等物理量,这节的内容既是对以上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物理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的运动、电磁振荡等内容打下基础,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电容概念的建立、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是本节的教学重点,电容概念的理解及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课堂教学设计流程:引入课题,探究电容器储存电荷的特性→探究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电容定义式→探究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常见电容器、结束新课  【教学片段一】引入课题,探究电容器储存电荷

3、的特性6  实验设计1:探究电容器储存电荷的特性  实验仪器:起电机(图1)、金属圆盘(2个)、节能灯、轻小物体、细绳、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两个相距1-2cm的金属圆盘为两个极板,空气作为电介质,则组成了最简单的电容器(图2).利用起电机使极板带电,两极板中间悬挂的轻小物体被吸引偏转,说明金属圆盘极板带电;把两圆盘与节能灯连接,节能灯闪亮一下,同样说明电容器具有储存电荷的特性.  评析用简单的两个金属圆盘做成电容器,让学生认识到电容器的结构是如此简单,电容器的制作原来如此容易.用轻小物体来检测电容器是否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是实验的一个亮点;

4、为了进一步证实电容器已储存电荷,通过节能灯使灯闪亮了一下,更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这个实验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认识发展水平,体现了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彰显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生活”的现代教育思想.  【教学片段二】探究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  实验设计2:探究电容器充放电电流方向及大小变化情况  实验仪器:发光二极管(2个)、电源、电容器、单刀双掷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如图3,把单刀双掷开关拨开向1,发光二极管a变亮然后逐渐变暗,反映电容器充电电流方向及充电电流大小逐渐减小;把单刀双掷开关拨向2,发光二极管b变亮然后逐渐变暗

5、,反映电容器放电电流方向及放电电流大小逐渐减小.6  评析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是电容器工作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了解电容器的一个载体.教材对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叙述比较简单,加上内容抽象,电荷的微观运动无法演示,学生接受起来显得非常困难,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后面学习电磁振荡的基础.为解决这个问题,实验设计通过两个发光二极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电容器充放电电流的方向及电流大小变化情况,使学生对电容器的认识更加具体,更加丰富,也为后面的教学铺平了道路.  【教学片段三】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电容定义式  实验设计3:探究电容器储存电荷量与电势差关系  实验仪器:数字万用表、

6、电源、完全相同的电容器5个、单刀双掷开关(3个)、单刀单掷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如图4,开始所有开关处于断开状态.①先闭合S,电源对C1充电;②断开S,单刀双掷开关S1接1,类比库仑扭称实验的电量二分法,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容器直接接触,电量也将平分,由此C1、C2所带电量应该均为Q/2;③S1接2,S2接3,C2、C3所带电量应该均为Q/4;④S2接4,S3接5,C3、C4所带电量应该均为Q/8;⑤S3接6,C4、C5所带电量应该均为Q/16;⑥用数字万用表直接电测出容器C1、C2、C3、C4两极电压,分析得出Q与U的比值为一个常数.  C1C2C

7、3C4  电量Q/2Q/4Q/8Q/16  电容U/2U/4U/8U/16  评析得出电容定义式的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6以往教学设计大多是类比柱形水容器的方法告诉学生电容器所带电量Q与电压U成正比;或者通过放电产生火花强弱,小灯泡的亮度情况等来定性说明电容器储存电荷量的多少,不足以说明电量Q与电压U成正比.本实验设计巧妙地利用电量二分法使电容器电量这个很难测量的物理量问题得到解决,实验操作简单易行,科学严谨,效果明显,学生容易理解,充分达到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作用.  实验设计4:探究不同电容器的电容大小  实验仪器:干电池、不同型号电解电容器3个

8、、石英钟、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单掷开关3个、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如图5,用两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