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大学:创新or全球化?

再造大学:创新or全球化?

ID:31494135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再造大学:创新or全球化?_第1页
再造大学:创新or全球化?_第2页
再造大学:创新or全球化?_第3页
再造大学:创新or全球化?_第4页
再造大学:创新or全球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再造大学:创新or全球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再造大学:创新or全球化?  “你有什么坚信不疑的想法吗?这个想法很重要,但大多数人都会反对。”  在求职时,如果面试官提出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这可是一道真实的求职面试题。回到支付宝还没诞生,  Paypal还在招人的年代,你有幸过关斩将,  获得跟Paypal创始人皮特?泰尔(PeterThiel)面谈的机会,他一定会用这道题来决定你的去留。  情景一,你脱口而出:“上帝并不存在!”或者“教育系统糟糕透了!”  还没等你暗自庆幸这个答案有多安全,Peter会示意你该离开了。因为早有一百、一千、一万的人曾这样说过。  情景二,你费劲去想,有个大致的方向,但是表述出来还不清

2、晰,沮丧地觉得自己就是白痴。  Peter还是不会录用你,但他会欣赏你的勇气,因为“勇气比聪明更加稀缺”。  创新才是一流大学的护城河  成为Paypal创始人之前,Peter走的是一条大多数人都会支持的路:斯坦福本科,斯坦福法学院,然后纽约律所。干了七个月零三天,他毅然辞职。在收拾东西时,一个同事说:“真羡慕你啊,我却还得困在这样激烈的竞争里。”6选择一条随大流的路,貌似安全,其实厮杀惨烈,而且与其他成千上万的候选人没有区分度,可以被轻易替代;选择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另辟蹊径,在大多数人眼里是冒险,反而说不定能出奇制胜。  发现这样一条大多数人都没有看到或不够勇气去走的“小径

3、”,最后力排万难地把它开辟成一条“高速公路”,这就是Peter在其2014年新书《从零到一》(ZEROtoONE)里要分享的经历。实现这个过程的一种方式是创新(innovation),尤其是在某一垂直领域,通过资本密集型的投入,整合一系列(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上的突破,这样创造出来的新产品往往具有垄断性质,以前的福特到现在的特斯拉都是如此。另一种方式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通过降低成本并快速复制占领市场。Peter列举了中国的制造业。1970年代以后,通过人力与原料等相对较低的成本,中国成了世界的代工基地。就连小米进入印度市场,打的也是价格战。  按照这两种

4、方式分析高等教育,以常青藤联盟为代表的一流大学虽建校历史悠久,做成了百年老店,但走的是创新之路。学校砸大量经费修缮校园,聘请教授,发放奖学金,配置实验室,整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艺术各方面的前沿思想与实践。比如MOOC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来自哈佛的edx与斯坦福的coursera和udacity;谷歌源于创始人Page在斯坦福完成的博士论文;脸谱诞生于Zackberg在哈佛校园里搭建的社交网络;美丽美国(TeachforAmerica)模式来自WendyKopp在普林斯顿完成的本科论文;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心灵捕手》剧本的第二三幕是Damon在哈佛本科时选修一门戏剧课拿A的作业

5、。这些学校的垄断地位毋庸置疑。虽然它们都强调全球化,但是从招生人数来看,国际学生的比例约10%,尤其是本科阶段,哈佛一年招的中国学生不会超过8个。6  因此,创新才是一流大学的“护城河”。  全球化正是大学的基因  密涅瓦大学(Minerva)创始人BenNelson在接受《大学生》专访时直言,密涅瓦就是要借助全球化改变(change)高等教育的现状。  当然,密涅瓦也有技术创新,比如通过互联网来开展20人以下的小规模讨论课,但是全球化才是它的真正战略。以2014年招生来看,美国学生只占20%,所以在密涅瓦大学没有“国际学生”这一提法。从投入来看,密涅瓦在美国旧金山只拥有一栋

6、宿舍楼,不建钢筋水泥的实体校园;在线课程的初次开发虽然昂贵,但可供多次使用,平摊下来可以降低教学成本。2014级学生在旧金山一年的学费与生活费总共约2.8万美金,与就读类似的文理学院相比,费用节省近一半。作为初创年级(foundingclass),这些学生还获得了每人1万美金的奖学金。除了降低成本,密涅瓦大学还计划快速占领市场。2014年原计划招15~20人,结果从近100个国家收到约2500份申请,最后扩招到28人。到2016年学生规模将达到150人,并在香港、孟买、柏林、伦敦、布宜诺斯艾利斯、纽约及旧金山这7个城市完成四年的学习(大一在旧金山,其余6个学期每个城市半年)。

7、从生均投入、扩招计划以及整体布局来看,全球化都是关系到密涅瓦大学成败的要素。  在全球化这条道路上,密涅瓦大学的成功几率有多大?  回溯到中世纪大学的萌芽阶段,很有意思,我们会发现全球化正是大学的基因。那时,哥伦布还没有发现新大陆,马可波罗也还没来到中国,“全球化”6最多也就是以欧洲为中心辐射到周边的国家与地区。大学(university)的拉丁词源是universitas或完整的universitasmagistrorumetscholarium,译为学生学者的共同体。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共同体?在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