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微课程建设初探

成语微课程建设初探

ID:31494813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成语微课程建设初探_第1页
成语微课程建设初探_第2页
成语微课程建设初探_第3页
成语微课程建设初探_第4页
成语微课程建设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语微课程建设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成语微课程建设初探  一、课程背景  成语的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接近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语言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开发了“成语微课程”,着力提高小学生理解、积累、运用成语的能力,希望借此在经典传统文化与常规语文教学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为学生开启经典阅读之门。  二、课程价值  1.通过开发成语微课程,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引导学生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了解成语的形式特点、来源出处等,知道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库的

2、瑰宝。  3.通过活动,学生能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语言表达的技巧和能力。  4.通过成语微课程,学生能够知古鉴今,以史为镜,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实施  1.6拾成语之趣。兴趣是确保学习持续下去的动力。组织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起学生对成语学习的热情,把学习成语当作一种乐趣,这样,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产生内驱力。  (1)成语动画。小学生以视觉形象为主,对动画尤为感兴趣。我利用网络,搜集了一些成语故事动画短片,如《一叶障

3、目》《郑人买履》等,播放给学生看。夸张的人物形象、诙谐的故事情节,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迅速记住了这些成语,同时对进一步学习成语产生了兴致。  (2)成语剧场。鉴于不少成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我们开设了“成语剧场”,每月排演一个成语故事。学生挑选他们感兴趣的成语故事,自制布景、道具,自主分工人物角色,自行合作排练演出。于是,一个个成语故事被搬上了舞台:《完璧归赵》《守株待兔》《巧取豪夺》等,在惟妙惟肖的表演中,学生不仅了解到我国的古典文化和历史,同时也激发起他们读成语、用成语的浓厚兴趣。  (3)成语大会。为了调动学

4、生学成语、用成语的积极性,我在班级里组织学生开展了“成语大会”。成语大会采用分组对抗赛形式,比赛内容为:成语猜谜、看图猜成语、看动作表演猜成语、趣填成语、成语接龙等。以成语猜谜为例,这样的题目:口称小神仙――自命不凡;只谈大事――微不足道;最大的手――一手遮天……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趣味的游戏、激烈的竞争和团队的合作,学生掌握了更多成语,同时也体验到了积累成语带来的欢乐。  (4)成语“找茬”。现在,许多广告商家为了突出产品特点,故意将原来的成语作了改动,如蚊香广告中的“默默无蚊(闻)”,摩托车广告词6“骑(其)乐无穷”,服装店广告“

5、衣衣(依依)不舍”等等。但在学生学成语时,就发生了负面影响。于是,我发动学生到马路上、超市里、电视里去发现此类“错别字”,找一找茬。学生趣味盎然,在“头脑智力风暴”中,进一步燃起他们学习成语的热情。  2.探成语之秘。当学生有了学习成语的兴致,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成语后,教师需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去探究成语背后的“秘密”。成语高度凝练,很多学生其实对成语只是一知半解,教师可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让成语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让成语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  (1)分类归纳,找寻成语的固化形式。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成语世界中整理,比较、归纳出某

6、些成语的共性,即规律性的因素。比如,根据成语的字数,引导学生发现成语最常见的是四字的,但是也有一些是三字、五字、六字,甚至十四字的成语。又如,根据成语的结构形式,学生又可归纳出AABC(如“斤斤计较”)、ABCC(如“大名鼎鼎”)、AABB(如“吞吞吐吐”)等形式的成语。分类归纳,不但能有效增加成语的积累量,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成语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精妙。  (2)讲述推荐,留驻成语中的人物形象。成语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少成语都有典故,会对应一个或几个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我们利用每天语文课的前3分钟,开展“成语中的英雄

7、”故事会,学生轮流推荐一位自己最欣赏的人物,讲述关于他的成语故事。当天讲故事的学生,提前把成语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一角的“成语天地”。通过学生的人物推荐与故事讲述,诸多历史人物以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展现在学生眼前。例如,“学富五车”的战国政治家惠施;“闻鸡起舞”6中有抱负、肯吃苦的祖逖和刘琨;“八仙过海”中法力无边、各有本领的八位神仙……平面的成语,化身为一个个立体的形象,学生对成语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3)想象诵读,挖掘成语中的情感因子。苏教版小语教材中的成语歌,都可以通过想象诵读,读出韵味和情感来。我挖掘成语中的情感因子,先引导学

8、生将成语“读出画面”。如“舐犊之爱”,反复诵读后让学生说一说,“读了这个成语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很容易说出“老牛很爱小牛,舔着小牛的毛”,此时,“舐犊之爱”这个成语,在学生心目中就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接着,将成语“读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