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作品

论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作品

ID:31497647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论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作品_第1页
论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作品_第2页
论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作品_第3页
论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作品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作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作品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寄名林黛玉所作诗词等文学作品在《红楼梦》中的基本情况,论述了林黛玉诗词等文学作品对塑造林黛玉典型形象的作用:(1)林黛玉通过诗词等文学作品哀叹了其悲惨身世;(2)诗词表现了林黛玉高尚的品格;(3)诗词表现了林黛玉冲破封建束缚的精神。林黛玉诗词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林黛玉诗词预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原貌。  关键词:林黛玉诗词;悲惨身世;高尚的品格;冲破封建束缚;艺术特色  第七十回写史湘云见暮春柳絮飞扬,偶或小会,诗社就发起填词,黛玉写的是《柳絮词――唐多令》。“粉堕百

2、花明,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或成?隆F?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竞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在这首缠绵悱恻的词中,黛玉以柳絮自况,寄寓着她对自己不幸身世的深切哀愁,全词语多双关,作者借絮隐说人事的用意十分明显。不但以柳絮之色白比因悲愁而青春老死,也完全切合黛玉的性格及其遭遇。关盼盼与燕子楼的典故,明显有自况之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宝钗的《临江仙》同是吟柳絮,一者欢怜自信,一者悲戚缠绵,这不仅是艺术风格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身世与未来命运的差别。4  另外,如《桃花行》可

3、当作《葬花吟》的姊妹篇,同样以象征的手法哀叹身世。在五美吟《西施》篇中,黛玉对西施这位古代美人的身世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官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黛玉嗟叹“一代倾城”的西施如江水东流,浪花消逝,徒然令人怀恋,其命运之幸,远在白头浣纱的“东村女”之上。这是写她寄身贾府,虽有知己体贴,但预感病体难久的悲哀。  黛玉的诗词最能体现其高洁性格特征。如第三十七回写“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李纨被大家推为社长,迎春限韵,惜春监场,黛玉做的是: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

4、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妖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门帘半卷,门扉半掩,一位娇弱的少女懒洋洋地倚于门旁,看着海棠如梨花般的洁白,如梅花一样的风韵,联想到自己寄人篱下的处境,少女的秋情无人可以诉说,于是,这位“怨女”只能于“秋闺”中独自抹泪痕。很显然,这幅“赏海棠”画中的主人公非林黛玉莫属,林黛玉的多愁善感洋溢于诗的字里行间;林黛玉的“质本洁来还洁去”不与其他人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也像海棠花一样高洁了,这样的诗句在大观园中除了林黛玉外,无人可以写出。相反,宝钗则只能写出“珍重芳姿昼掩门”的

5、诗句,发出“淡极始知花更艳”的感慨。从此,可以看出她恪守妇德的矜持态度及平时之所以能笼络人心是因为“罕言寡语”“安分随时”的原因。而史湘云的诗则写得跌宕潇洒,极合她的个性。所以林黛玉的诗是“风流别致”,宝钗的诗是“含蓄浑厚”,可见风格上是绝不相同的。  咏白海棠时,作者让史湘云“压制群芳”4,在奉和螃蟹时却又称宝钗之作为“绝唱”。所以作者绝非只是在表现林黛玉的诗才出众,还是让所咏之物的“品质”去暗合吟咏它的人物。所以在咏菊抒情时,自然是黛玉的三首评为最佳。因为没有谁能比黛玉的身世和气质更能与菊花相适合了。她比别人能更充分、

6、更真实、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黛玉的《咏菊》《问菊》《菊梦》三首诗最能表现她的性格特征。  《菊梦》中写道:“醒时幽然同谁诉,衰草寒烟无情”。秋菊酣睡,一觉醒来,面对的只是衰草寒烟,满腔的幽怨无可诉说。黛玉的处境与秋菊又何等的相似。所以黛玉也把菊花当作知心朋友,当作可以倾诉“秋情”的知己。“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没有人知道我的情怀,唯有菊花可以认作知己去问一问。菊花之所以被黛玉视为知己,是因为它严冬独放,不畏严寒,有着刚正不阿的品格。而林黛玉身处封建势力的包围之中,为人行事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人

7、与花具有内在的共同点。“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显然林黛玉在此以菊花自比了,曹雪芹因头制帽,因人而异,精心安排,让诗作者的个人气质、生活处境与所咏之物的特征吻合。林黛玉的咏菊诗充满着秋情愁绪,洋溢着对菊花孤高不阿的赞美。而薛宝钗的《忆菊》就一派寡妇脸,贾宝玉的《种菊》就归结为绝尘离世。  林黛玉之所以成为《红楼梦》中独具魅力的艺术典型,除了她的才气和高洁的品格,那种离经叛道的反封建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林黛玉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这种精神的踪迹。4  由《葬花吟》《桃花行》等篇中,黛玉在整篇中以花自喻,用花开花落来形容

8、自己的青春消逝,感叹自由幸福生活的不可求,用花的恶劣环境来比喻自己的处境,对周围的现实生活进行了控诉;以花落却保持洁净的本质来映衬自己刚正不阿的品质,命运无情,但林黛玉并不就此甘于妥协:“愿奴胁下生双翅,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g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掉陷渠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