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

ID:31498340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浅谈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浅谈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浅谈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浅谈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浅谈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使学习变成一个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电教媒体聚“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教学重难点处使用,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当学生对教材中重、难点的理解出现问题,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时,借助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图象动起来,更加具体的反映数学的思

2、维过程。在教学中借助电教媒体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由浅入深,巧妙设计练习。  关键词:以景激情淡化教学重难点创新思维强化教学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乐学氛围,使学习变成一个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从而达到“乐中求知”、“寓教于乐”的目的。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应从哪些方面来运用:  一.创设意境,以景激情  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带着情境性的情感对人的认识和

3、行为更有引发作用。赞可夫说:“5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电教媒体聚“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这一内容时,先播放一段录像,就是羊村举行数学比赛的镜头,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都高高兴兴地去参加了,村长出了这样一道题:比较1.2、1.200……00(50个0)1.200……00(100个0)这三个数的大小,美羊羊认为第三个数最大,沸羊羊认为第一个数最大,喜羊羊呢认为一样大……那么,到底谁大呢?同学们想知道

4、吗?学完今天的内容“小数的性质”后,你们一定会明白的。以这样的方式引入新课,提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激起了要求掌握新知识的欲望。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面去进行了思考,寻求不同思路  媒体技术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潜力,培养创新意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面去进行思考,去寻找不同的解法。  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屏幕上出现“如何用4厘米长和5厘米长的小棒,搭成一

5、个最小的长方形?”5先让学生思考周长的求法和算式,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随着面不断的闪烁,展示了不同算式的活动过程:5+3+5+3=16(厘米),5×2+3×2=16(厘米),(5+3)×2=16(厘米)。使学生从中得出启示,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这样的启发,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淡化教学重难点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有的知识点在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教学重难点处使用,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小学生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这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

6、起来,促进心理内化,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达到其它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其要点是:①理解此类应用题的特征;②在能准确分析此类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在教学时,先在多媒体上演示两辆汽车相遇的全过程,这样分解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a时间:同时;b地点:两地;c方向:相对;d结果:相遇。待学生掌握了这些特征后,进一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弄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即速度和――单位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相遇时间――从两车同时出发到同时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相距距离――相遇的这段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教者通过投影的直观演示

7、,突出了相向而行的两车各从起点出发开始直到两车相遇难点。突破了难点后,学生对相遇应用题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因而解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四.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创新思维5  数学课程的特点是抽象思维、逻辑严密,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重要的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而儿童一般是依靠感性认识而得到思维能动性。当学生对教材中重、难点的理解出现问题,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及时使用电教媒体,能帮助学生的思维具体化、角色化、多元化,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受到势如破竹、事半功倍的效果。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