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浅谈提高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ID:3149893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浅谈提高养成教育的有效性_第1页
浅谈提高养成教育的有效性_第2页
浅谈提高养成教育的有效性_第3页
浅谈提高养成教育的有效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提高养成教育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提高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学生一生中要历经数十年多渠道多内容的教育。但对于学生的前端教育,重点应该放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独生子女在家庭成员的庇护下养成了不少坏习惯。在校学生的养成教育早已是不可忽视的课题。学校大队部天天检查,月月评比,常抓不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班主任们教导学生们熟知的条例,然而不少学生还是会随地吐痰,随手丢扔纸屑;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校内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待人长幼不分;脏话痞话毫无顾忌;做事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面对这些不文明行为习惯,学校意识到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

2、质量,确定今年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年”,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目的是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养成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在校做―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辱的好学生;在家里做一个有孝心、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小公民。并通过学生的文明影响,带动家长的文明、社会的文明,从而促进文明和谐社会的创建。我以此为契机,根据班级特点,反思自己,努力提高养成教育的有效性,以下谈谈自己的观点及做法。  一、着力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意识4  低年级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是非观念较弱,做很多事都是无意识的,比如随手一扔,抬腿就跑。这时就要让学

3、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应该怎么做才是一个文明的学生。除了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外,我们班还有针对性地分主题出了“好习惯、我知道”的系列黑板报。主题包括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课间习惯、遵守秩序习惯、守时惜时习惯等,让学生明确行为标准,做到“明理”。同时,在班级提出了“我能我行我最棒”的口号,鼓励学生,增强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信心,努力打造“文明守纪,健康活泼”的班风,在班上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意识,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二、从点滴抓起。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所谓“千里之行始于

4、足下”,“百尺高台起于累土”。老师要时刻提醒学生要按时到校;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课间不追打;不趴地上玩;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语言文明;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都是极为平常的小事,又都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同时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学生,让学生引领学生。学生在校主要是学习,课堂上良好听课习惯显得尤为重要。《课堂常规》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而现实中学生上课表现好动,总是不由自主地手不停脚不停,眼睛是看着老师,嘴里有时也会跟着说,但手里摆弄铅笔、橡皮、纸片或其他什么东西,要他回答问题就一脸茫然,这样漫不经心,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针对这种现

5、象,我设计了一个口令,在老师讲课时请学生“小脚并并拢,小手放后面,眼睛看黑板”,目的是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做到手脚不动心安静,听讲时集中注意力。希望他们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4  三、整合课程。生成养成教育新资源  众所周知,养成教育是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除了思想品德课程以外,其他课程也不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比如一年级语文教材中《文具的家》一文就以生动事例告诉孩子文具盒就是文具的家,教育孩子向文中小主人学习,改掉不收拾文具的坏毛病。讲授这一课时,我针对班上部分学生书本文具摆放杂乱,经常丢失文具的情况,引导学生也给自己的文具书本找到家,逐步养成自觉收拾东西的好习惯。又

6、如教授《青青的草坪》一课时,我带学生们来到我们学校教学大楼后的那块没长草的草坪旁边,问他们这块草坪为什么光秃秃的不长草。看着那草坪,有些学生面露愧色,当时正下课,有些学生主动跑去劝说其他学生不要到草坪里玩,还借文中的话说:“别踩,小草也是有生命的。”现实和教材都给了学生启迪,我想,养成教育资源应该是无处不在的。  四、行为示范,做学生的榜样  学生在校活动时间相对较长,而且是学生在老师在,几乎形影不离,这样老师的言行举止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学生。作为老师就应当约束自己的行为,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一定要做到。因此我总是按时到岗或提前到岗,不乱扔纸屑不随地吐痰,课堂上不说脏话,衣

7、着整齐干净,朴素大方,勤剪指甲,指导学生做眼保健操,和学生一同做早操……用负责任的言行去无声地影响学生。同时,我觉得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需要老师的配合,学生主动向你问好或说再见时,老师要含笑回应,请学生帮忙了要真诚说声谢谢。所有老师都要做学生的榜样。  五、多方联动促养成4  孩子更重要的活动场所是社会,是家庭。亲人及周边人对其熏陶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模仿能力很强,家长语言文明,孩子不会有脏话;家长有时间观念,孩子一般不会迟到;家长干净整洁,孩子一定会井井有条……有些家长总在老师面前数落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