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作文,本色归来

生态作文,本色归来

ID:31500754

大小:10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2

生态作文,本色归来_第1页
生态作文,本色归来_第2页
生态作文,本色归来_第3页
生态作文,本色归来_第4页
生态作文,本色归来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作文,本色归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态作文,本色归来  观书须先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  ――朱熹  一季一季花开,我欣喜地沉醉于作文教学改革的春风里,体验作文,创新作文,硕果累累;一季一季花落,我苦痛地挣扎于应试的冷雨中,课程教学改革里,风雪载途,负重前行,只为敌过那教条入髓的“唯分是图”,凄风苦雨。心痛花落,渴盼花开,唯有上下求索,开辟自我与学生的一条幸福之路。我选择生态,因为那是自然的原色,我相信那也将是教育的原色。生态作文教学,便是为了尊重教育的原色,尊重学生的原色。其间的快乐、幸福是无法形容的,同时也充满了坎坷、挫折、艰辛,正如美丽的蝴蝶要经历

2、痛苦的破茧一样,我的作文教研之路也可谓一场漫长的化蝶之旅。  蚕――站稳作文教学讲台8  十六年前,我被分配到一所较为偏僻的农村中学任教。踏上讲台,我才明白语文教学工作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要上好一堂课,深钻教材、了解学生、注重教学艺术等任何一样都不能忽视。其中,作文教学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学生的所得能否通过文字准确、凝练而又生动地表达出来,它关系到学生能否站得更高,看到更美的风景,无论是学业,还是生活。如何上好作文课成了我这名新教师颇感困惑的问题。我曾请教了几个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的言语中都流露出一个观点,教好作文不仅要抓好知识点的传授,还必须进行相关的教育研究,以研促教

3、,也就是教育界流行的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我便在抓教材、钻考纲、勤训练的传统教育思维方面下起苦功来。为了掌握作文教学新观念,我经常去听市、县举行的作文教学示范课,反复揣摩名师作文课堂实录。与此同时,还订阅了大量的专业报刊,不知是作文类报刊的巨大魅力,还是对作文教学的火热激情,当别人在天南海北地闲谈时,我却津津有味地研读专家名师的妙谈;当别人已经与周公相遇时,我却在昏黄的台灯下撰写心得体会。阅读、做笔记、写感想、上公开课,成了那段时光里最热衷的事情。后来,我多次在省内外上公开课,做交流讲座,大抵和那时候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俗话说,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或者更多的水。教师要教好作文

4、,自己也应该能写好文章。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经常写些东西,语文教师更有必要。……自己动手写,最能体会写文章的甘苦。自己的真切体会跟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讲解就会更透彻,指导就会更恰当”8,这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为此,我坚持每天写教育随笔,写多了,思考就深了,方法就新了。随着自己写作的演练深入,《教育导报》《语文学习报》《演讲与口才》等报刊多次刊登我的作品,为我成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省作协会员、专栏作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让不少学生也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为了能给报社投送优秀的稿件,我对作文教学方面的思考就必须更为深入和独特,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通过报刊媒体形式发表的文章会

5、影响数以千计、万计甚至更多的学生,所以一定不能出错、一定要有价值。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接触了很多报刊,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更接触了一大批编辑和名师,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强化了我作文教学的基本功。记忆犹新的是在首都师大举办的《语文导报》编委座谈会上,陈金明教授和来自各地的特级教师对作文教学的真知灼见让我长了见识。在我看来,阅读、写作、思考是站稳作文教学讲台的不二法门。  蛹――反思作文教学不足  教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分数难提高,这是作文教学存在的客观现状。尤其是提高作文分数,似乎成了评定作文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成了教师朝思暮想的问题。我也不例外。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就这样,不

6、断地反复研磨着。当然,我的努力主要是围绕提高作文分数的,重点就是对作文技巧、方法的解读和传授。积沙成塔、积水成渊,几年时间我便在各类教辅读物上发表了数百篇作文指导类文章,参编或主编了20余部作文图书,如《问题作文升格策略》《获奖作文15讲》。实事求是地说,这些方法对指导学生应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自己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也名列前茅。但总觉得仅通过这种方式还远远不够,我又开始了作文课题的研究,成功申报了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研究》的子课题《巴山平原文化与文化教学――8研究》,因为我觉得在作文中必须引入文化的因子,这是最本色的东西。在研究过程中我提出了文化作文“五步

7、教学法”,由“视听――微会――导引――表陈――明辨”五个核心部分组成。这一教学法的优点在于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相应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注重了文化素养的培育,切实解决了学生“综合表达困难、文字功底浅显、文化含量低下”的问题,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所研究的课题得到了不少同行的认可,并获得了教育主管部门的成果奖,还多次在重庆、太原、珠海等地进行了经验介绍。  每每中高考结束后,都会有报社、媒体邀请我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