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ID:31502572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问题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问题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问题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问题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问题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问题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_第6页
资源描述:

《问题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问题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问题式教学法的核心在于“问”,关键在于挖掘教材“问题”资源。注重问题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的运用,挖掘教材的问题,把握定义、概念等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使知识问题化,培养学生勤学善问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助推高效课堂的生成。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问题式教学法教学探索  我国早就有“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教育思想,在西方,问题式教学法也颇受重视。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和三维目标要求,把三维目标转化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引

2、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与问题式教法相对应的就是学生的问题式学习法。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问、问什么,如何教会学生既会学也会问,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问题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开发教材中的问题资源。问题既要源于教材又要适当高于教材,所设置的问题应该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动机。  1.结合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问题资源  首先,挖掘每一框标题所蕴含的问题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人教

3、版课标必修二中“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6这一框标题,我在备课时就对标题进行了剖析。要发挥创新的作用,就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创新,我们可以从创新的字面意义来理解,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接着,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对创新这个词进行组词,并结合生活实际举出创新的例子。如上下班错开时间,高架桥、地铁、海底隧道的路线安排,私家车出行实行单双号等,引导学生从国家、社会、经济等角度思考创新的作用,进而启发学生思考并讨论“怎样创新”“自己该怎么做”“企业该怎么做”“国家该采取哪些措施”等问题。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下,学生认

4、真思考并回答了问题,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其次,利用教材中的辅助文材料。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开发辅助文,这是落实新课程要求的重要环节和体现。如教材中设置的“相关链接”部分是对相关事例、资料、数据的引用和阐述,并设有思考题。教师若能有效利用这些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则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辅助文材料所设置的问题,有的能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有的则需要归纳总结后才能得出结论。  对于能直接找到答案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或补充,如“政治生活”框标题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内容,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框

5、题中的情景材料就是通过国家政权的变化和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对于不能直接找到答案的,教师应利用好这一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有效转化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归纳。如“文化生活”框标题中的“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探究材料提出了“采风活动对于文化创新可以起到哪些作用”6这一问题,其答案在教材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采风的过程中,文化工作者可以获取什么信息”“这些信息对创作有什么帮助”等问题。学生在讨论中必然会提到采风,通过深入社会基层

6、、亲近大自然,为文化创作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创作灵感,为文化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料、资源(问题设置的重点),从而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文化新产品。  2.重视对定义、概念的学习,把握内涵和外延,开发问题资源  定义、概念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属性,它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如“政治生活”框标题下的内容,其中的一条学习主线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把握“民主”这一概念对于学好这部分的内容颇为重要。那么,什么是民主呢?民主的鲜明特征即阶级性,把握好“谁是民”“谁作主”“为谁作主”“怎样作主”等问题,对于掌握“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为

7、人民服务的政府”“人民代表大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等知识是有很大帮助的。但学生往往停留于概念的表面,忽视了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巧妙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理解从概念、定义中寻找到问题和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如学习“企业”这一概念时,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应突显企业的“经济组织”“营利性”这两个核心问题,只有把企业与其他组织区分开来,才能更好地理解“企业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等问题。如讲解“税收”这一概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税

8、收的主体是谁”“国家为什么征税”“国家凭什么征税”“税收的地位是什么”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为“公民为什么应依法纳税”6问题的理解做好铺垫,达到升华情感和加深理解目的。  3.以问题为载体,做到知识问题化,引导学生回顾和回答问题  有关思想政治的复习内容有很多,如涉及必要性、重要性、意义、依据的可以转化为“为什么”的问题;涉及措施、做法、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