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试题

中考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试题

ID:31505230

大小:58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中考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试题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试题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试题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试题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一、选择题1.(2017·东营胜利一中模拟)“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是(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澶州之战2.(2017·临沂中考)三国之一的吴国,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它的都城建业在今江苏南京,该政权的建立者是(  )A.孙权B.刘备C.曹操D.曹丕3.(2017·青岛中考改编)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B.曹丕废掉汉献帝,

2、自称皇帝,国号魏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D.孙权派卫温出使夷洲4.(2017·永州一模)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B.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C.局部统一,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D.破坏了民族团结,不利于民族融合5.(2017·烟台中考)下面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该表格反映的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  )A.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D.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6.(2017·

3、青岛中考)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③国家统一 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7.(2017·青岛中考)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非常感谢上级领导对我的信任,这次安排我向股份公司述职,既是对我履行职责的监督,也是对我个

4、人的关心和爱护,更是对**百联东方商厦有限公司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A.东汉B.西晋C.东晋D.北魏8.(2017·滨州中考)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是(  )A.拓跋宏B.苻坚C.李世民D.忽必烈9.(2017·岳阳中考)小明正在准备一篇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素材可以被入选的有(  )①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②颁布均田令③革除鲜卑旧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④颁布“推恩令” ⑤迁都洛阳

5、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10.(2017·福建中考)下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序号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1禁胡语、胡服2改鲜卑姓为汉姓3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A.推动经济发展B.促进民族交融C.加强中央集权D.实现南北统一11.(2016·济宁中考)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下边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2.(2017·枣庄中考)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当代科学家利用巨型电子

6、计算机已计算到小数点后约100万兆位。而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A.阿基米德B.张衡C.祖冲之D.宋应星13.(2016·郴州中考)假如夏炎想要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你可以建议她阅读(  )A.《本草纲目》B.《水经注》C.《天工开物》D.《齐民要术》14.(2017·临沂中考)下图中的历史人物被后人称为“书圣”,他集书法之大成,自成一家,影响深远。该图中的作品反映了他所使用的哪种书法字体(  )非常感谢上级领导对我的信任

7、,这次安排我向股份公司述职,既是对我履行职责的监督,也是对我个人的关心和爱护,更是对**百联东方商厦有限公司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15.(2016·呼和浩特中考)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造型风格与外来佛教艺术结合的突出表现是(  )A.兰亭书法B.阎立本画作C.龙门石窟D.赵州石拱桥二、非选择题16.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融合一直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

8、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下图: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材料三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请回答:(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了大量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