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文本,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

深入文本,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

ID:31506241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深入文本,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_第1页
深入文本,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_第2页
深入文本,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_第3页
深入文本,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_第4页
深入文本,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入文本,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深入文本,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  摘要:语文教学中讲究提倡“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语文教学深入文本阅读写作  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老师说:“读写结合蕴含了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精华,符合语文教学规律。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这里的“写”,既是阅读内化的语言、写法的模仿、迁移和创造,更是借“写”叩问文本,进入语境与文本对话,凭借词语进行阅读分析、激活想

2、象的过程。著名作文教学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读写分离,两败俱伤。”我也在上课和听课研讨之余,不断反思读写结合的现状及形成原因,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提高以读导写课堂教学时效性的做法。  一、深入文本,以写习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名句,唐诗三百首序言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7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是例子。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不仅仅是学习故事,体味情感,更重要的是凭借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教材中有许多文质优美的文章,有的行文流畅,似流水淙淙;有的奔放豪迈,似热血沸腾;有的语言优美,宛若置身人间仙境;有的语言朴实

3、,似娓娓道来,却饱含作者的深情。可以说,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以教材为拐杖”,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从而有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1.仿开头。如:《月球之谜》一文,学生经过预习,摘录笔记,师生一起说说表示月亮的名字的词语(嫦娥银台夜光玉兔冰轮婵娟玉盘冰镜金波银钩团扇广寒宫),相比之下,这些名字都比月球美,能不能把“月球之谜”改成“嫦娥之谜”“银台之谜”“夜光之谜”“玉兔之谜”“冰轮之谜”“婵娟之谜”等,有的学生说不可以。如果换成嫦娥之谜,让人们读了以后首先想到的是传说中的那个叫嫦娥的仙女,而不是月亮。有的学生说因为这些名字都不是月亮的常用

4、名,都是别名,很多人们都没有听说过,所以,如果换成“团扇之谜”、“玉盘之谜”等,会让人不能从题目上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这一次的读写结合仅仅是针对题目的拟定,同样是月亮的名称,让学生在调换的过程中体会到什么样的题目才是好题目,体会到为文章拟定题目不能只追求新奇,而应该清楚、明白,符合文章的题材和内容。又如:《朱?q飞回来了》的题目,启发学生理解为什么课文题目不是“朱?q”,也不是“寻找朱?q”。“朱?q飞回来了”浸透着人们“寻觅了很久”,“苦苦等候多时”终于看见朱?q飞回来时兴奋激动的心情,是全篇的文眼。《跳水》一文,以跳水为题,抓住了事情的关键一环――谁跳?为什么跳?谁让他跳?怎么让他跳

5、?不跳会怎么样?如果只考虑谁的笔墨多,把题目命为“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猴子惹的祸7”“船长和儿子”等,则都不如“跳水”更能抓住人心。凭借文本,引导学生钻研教材,建议讨论几个问题:(1)谁是主要人物?(2)船长面临的困境是什么?(3)船长是怎样做的?(4)船长为什么这样做?(5)故事的高潮为什么用这样少的篇幅?师生经过质疑、钻研,明白了故事的高潮用这样少的篇幅的理由:这是因为,这个情节虽然重要,但只是刹那间的事,船长举枪喊话的同时进行,再数了三个数,孩子就跳水了,前后不会超过半分钟。第二个原因是,故事情节紧张,过多的描写、铺陈会缓冲叙事节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船长是当机立断,采取了有效的

6、营救措施,没有不可能有反复斟酌思量的过程。非如此,救不了孩子;非如此,不能凸显船长的镇定机智果断、经验丰富。由此可见,以“跳水”为题更为合适。  2.仿句式。主要是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如:《我长大了一岁》是一首内容贴近儿童生活的诗歌。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与课文产生共鸣,真正理解“成长”的含义,感受成长的快乐。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成长的事例,仿照诗歌的句式练习。课件显示丁丁和小鸟说话,引导学生谈谈看到了什么,教师适时提问,使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辨是非,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  因为我长大了一岁,所以我不捉小鸟了。  因为我长大了一岁,所以?摇?摇?摇?摇。  因为?摇?摇?摇?摇,所

7、以?摇?摇?摇?摇。  又如:《和时间赛跑》第5、6自然段抒情性很强,“我”“看到太阳一寸一寸地落下去”,“小鸟向自己的巢飞去”,就想到这一天“7永远不会再来了”,今天的小鸟到明天“一定也变了”,就是这样无情,我怎能不着急、不悲伤。可以让学生仔细读读第5、6自然段,同时兼顾第4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的条理,基本上是两层意思:“我看到/看见……想到……”两段并列,都是感叹时间一去不回,都抒发着着急悲伤的心情。弄清条理顺序后,再熟读,然后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