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兴趣而精彩

课堂,因兴趣而精彩

ID:31517267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课堂,因兴趣而精彩_第1页
课堂,因兴趣而精彩_第2页
课堂,因兴趣而精彩_第3页
课堂,因兴趣而精彩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堂,因兴趣而精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堂,因兴趣而精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堂生动有趣、充满情感、智慧的课就是一篇佳作。如果文章达到“凤头、猪肚、豹尾”就算得上一篇佳作,那一节课达到这个境界不也能为它叫好吗?下面就抛出课堂中“开始部分、新授部分、结尾部分”一些兴趣激发的“小砖头”,以求“引玉”。  一、关于“凤头式”的开始部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这个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成功的导入,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愉悦的情绪状态。上课伊始,利用引人入胜的故事、造成悬念的问题、愉快的游戏、轻松的音乐、幽默的谜语等都能创设愉快

2、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兴奋之门。  1.谜语导入法。在教学《山谷中的谜底》时,我简介谜语常识后,出示谜语“花生”的谜面,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自然增强,他们都会想:六年级学生在语文课上还学谜语?  2.诗词导入法。在教学《牛郎织女》时,我巧用“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诗句导入,这样既复习了古诗,又平添一份意境,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致。  3.歌曲导入法。《大江保卫战》塑造的是当代风流人物,再现的是新时代的英雄本色。我选择以歌曲《为了谁》导入,学生不仅仅被歌曲感染,更会为歌中的这个“谁”、文中的人民子弟

3、兵而深深感动,感情基调一定位,想要学好便不再是难事。4  4.故事导入法。《碧螺春》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散文,我巧借引人入胜的传说来简介碧螺春名称的来历,给久负盛名的碧螺春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学生入情入境的氛围必将越来越浓,在品味色、香、味、形俱全的碧螺春的同时,更在品味人世间的真善美。  5.影视导入法。被称为大自然杰作的黄果树瀑布,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精巧而又韵味无穷的诗一般的白鹭……辅以录像、课件等形式,直观、明了,事物特征先睹为快。  二、关于“猪肚式”的新授部分  三维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

4、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而课堂的主要过程也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兴趣的激发同样举足轻重。  1.调剂“胃口”法。课堂教学和吃饭差不多,这顿吃了韭菜炒肉丝,觉得美味可口,于是天天如此,就是成年人恐怕也难以下咽,因此我们要因材施教,精心设计,要学会调剂学生的学习“胃口”。教学《海伦?凯勒》,在了解了小海伦的不幸遭遇后,打破常规学习文章末段,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海伦居然考上了大学,然后再回到海伦不屈不挠的求学路上,学生既好奇,又加深了印象,像《夹竹挑》《灰椋鸟》等课文都可以这样进行,往往不失为

5、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2.直观演示法。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点。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会让学生加深印象。有条件的还可以考虑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定能从中得到无穷的信心和乐趣。  3.动手操作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4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是低年级的课堂教学,语文课上可以让学生读读、想想、写写、画画,答案多了,兴趣就浓了。  4.情境体验法。教师要充当好演员的角色,举手投足,哪怕一句话、一个表情,都要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带着

6、微笑走进教室,用明亮的双眼看大家,学生就能从目光中感受教师的亲切、学习的欢快,从而充满信心上好这节课。具体到课堂上来讲,要设置符合情境的过渡语言,以图片、录像、课件等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走进文本,走进生活,和谐发展。  5.赏识成功法。事实证明,不断获得成功,经常得到表扬的学生,学习兴趣也在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而屡遭失败,经常受到批评、训斥的学生,其学习兴趣就会明显衰减,甚至完全丧失。因此,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的体验。课堂的提问与作业的设计,要

7、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难易适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可过浅,防止走过场,同时又不可太难,防止学生茫然失措产生畏难情结,有时甚至可以插上两句话,提个醒,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尤其是差生,更应该发现其身上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给予表扬。美好的话语在适当时机应毫不犹豫、毫不吝啬地献给学生。  三、关于“豹尾式”的结尾部分  环环相扣,方能水到渠成,一堂课的结尾同样不能放松。4  1.小结评价要简洁有度。既不能夸大其辞,也不能一带而过,针对课堂进程中的学生表现,可适度鼓励自信、勉励成功;亦可稍作鞭

8、策之辞,指出不足,让学生在平衡中持续发展。  2.板书设计要力求完美。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板书就是课堂的灵魂。精美的板书设计能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趣味长存、记忆犹新。  3.学习过程要劳逸结合。精心设计少量的练习作业和适量的课外阅读,能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坚决不拖到课外。  《论语》上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为人师者更要深知: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主动性的动力,只有多创设求知情境,使知识本身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才能使学生想学、善学、乐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